2016通信行业发展趋势_运营商转型策略

新网编辑 11 0

2016年通信行业整体表现如何?

2016年,全球通信行业在4G网络普及、流量爆发、物联网萌芽三大主线下持续演进。中国三大运营商合计营收突破1.3万亿元,同比增长4.2%,但传统语音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,流量收入占比超过50%,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“流量红利”阶段。

2016通信行业发展趋势_运营商转型策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运营商为何必须转型?

传统业务天花板已现,语音业务下滑速度高达8.7%/年,而流量业务增速放缓至12%,远低于2015年的30%。运营商面临三大痛点:

  • ARPU值持续走低:4G用户月均消费仅增长3元,远低于3G时代15元的增幅。
  • OTT冲击:微信、钉钉等应用替代了80%的短信和30%的语音通话。
  • 成本压力:铁塔公司成立后,租金上涨导致网络运维成本增加12%。

2016年运营商转型策略有哪些?

1. 流量经营精细化

三大运营商推出“不限量套餐+限速”模式,通过分档限速提升高价值用户黏性。例如:

  • 中国移动“任我用”套餐:199元/月含40GB高速流量,超出后限速1Mbps。
  • 中国电信“天翼不限量”:129元/月含30GB,限速后仍可免费使用社交类APP。

2. 物联网卡爆发式增长

2016年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亿,中国移动占比超60%。典型应用场景:

  • 共享单车:摩拜、ofo单车日均新增SIM卡需求达20万张。
  • 车联网:比亚迪、吉利前装T-Box激活率超90%。

3. 数字化服务布局

运营商通过“通信+内容”捆绑提升用户价值:

  • 中国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“大王卡”,腾讯视频免流用户ARPU值提升40%。
  • 中国电信“天翼云”收入同比增长200%,企业客户突破50万家。

技术演进如何支撑转型?

1. 4G+网络升级

三大运营商完成VoLTE商用部署,语音通话接通时间缩短至2秒,同时释放2G/3G频谱资源用于4G扩容。中国移动VoLTE用户渗透率达30%,日均通话时长提升15%。

2016通信行业发展趋势_运营商转型策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NB-IoT标准冻结

2016年6月,3GPP正式冻结NB-IoT标准,运营商快速启动试点:

  • 中国电信建成全球首个全覆盖NB-IoT网络,基站规模超31万。
  • 华为联合深圳水务部署50万智能水表,漏损率下降5%。

3. 5G预研启动

工信部牵头成立IMT-2020推进组,三大运营商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建设5G外场试验网,测试峰值速率突破20Gbps。


转型中的挑战与应对

1. 价格战如何破局?

2016年流量单价下降35%,运营商通过“会员权益+生态合作”差异化竞争:

  • 中国移动“和包支付”用户超1亿,线下消费返现绑定套餐。
  • 中国联通与阿里、百度合作推出定制卡,定向免流+电商权益。

2. 人才结构如何调整?

传统网络运维人员占比过高,运营商启动“千人数字化计划”

  • 中国电信成立云计算公司,从华为、阿里引进技术专家超500人。
  • 中国移动设立“5G联创中心”,与高校联合培养物联网工程师。

3. 监管政策影响

2016年工信部推行“提速降费”专项督查,要求流量资费下降30%。运营商通过:

2016通信行业发展趋势_运营商转型策略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取消京津冀漫游费,释放政策红利。
  • 推出“流量银行”平台,允许用户转赠未使用流量。

未来三年演进方向

基于2016年转型成果,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:

  1. 5G商用提前:2017-2018年eMBB场景试商用,2020年全面覆盖。
  2. 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0亿:NB-IoT与eMTC互补,智能表计、物流追踪成主力。
  3. 运营商角色重构:从“管道提供商”转向“平台运营商”,云网融合收入占比超20%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