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快递行业分析报告_快递企业如何突围

新网编辑 43 0

一、2017年快递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速

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,同比增长28%,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。收入规模达到4950亿元,增速24.5%,虽略低于业务量增速,但单价降幅收窄,价格战趋缓。

2017快递行业分析报告_快递企业如何突围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市场格局:三通一达+顺丰+京东的“6+X”竞争态势

1. 三通一达:价格战后的盈利修复

中通、韵达、圆通、申通四家合计市占率51.2%,其中中通以15.5%份额领跑。2017年四家单票收入止跌回升,**平均上涨0.12元**,主要得益于电子面单普及率超80%,成本下降。


2. 顺丰:高端时效件护城河加深

顺丰时效件收入占比65%,重货、冷链、同城等新兴业务增速超40%。**鄂州机场获批**成为其航空枢纽战略关键节点,预计2020年投用后可降低30%航空干线成本。


3. 京东物流:开放后的社会化冲击

京东物流2017年正式独立,开放第三方订单占比25%,仓配一体化订单履约成本降至5.8元/单,逼近通达系水平。


三、成本结构:人力与运输的“双升”压力

2017年快递行业平均单票成本3.8元,其中:

  • 人力成本上涨12%:分拣员月薪突破5500元,一线城市快递员流失率超30%
  • 运输成本上涨8%:柴油价格全年涨幅18%,但新能源车占比仅2%

四、技术变量:自动化与数据化的分水岭

1. 分拣自动化:从“人海”到“矩阵”

2017年主要转运中心交叉带分拣机覆盖率提升至35%,申通义乌分拨中心日处理能力300万件,人力减少40%

2017快递行业分析报告_快递企业如何突围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 电子面单:数据入口的暗战

菜鸟电子面单市占率68%,但京东、顺丰自建体系拦截20%数据。**面单背后的用户画像**成为精准营销的新战场。


五、政策红利与监管紧箍咒

2017年《快递暂行条例》征求意见,明确:

  1. 末端网点备案制:破解“黑网点”合法性难题
  2. 环保包装:2020年可降解材料使用率需达50%,当年行业胶带用量减少20亿米

六、快递企业如何突围?三个实战案例拆解

案例1:韵达的“枢纽自营+支线加盟”轻资产模式

韵达2017年转运中心自营率92%,但支线运输80%外包,单票干线成本0.85元,比同行低0.3元。**关键动作**:用IT系统调度社会运力,空驶率从37%降至22%


案例2:百世快运的“快递+快运”双网融合

通过同一分拨场处理快递(0-30kg)与快运(30-300kg)货物,2017年快运收入31亿元,毛利率10.5%,高于快递业务8.2%


案例3:中通的“兔喜生活+”末端生态

2017年布局2.8万家社区便利店,叠加洗衣、彩票业务,单店日均快递量80票,**非快递收入占比35%**,成为抵御驿站冲击的缓冲带。


七、未来三年的生死问答

问:价格战还会再打三年吗?
答:不会。2018年起单票收入将稳定在4-4.5元区间,成本优化空间主要来自车辆满载率提升(当前仅65%)和自动化分拣替代

问:二三线快递还有活路吗?
答:区域型快递可切入3-5kg电商件空白带(通达系侧重1kg小件,顺丰专注高价值),如优速快递2017年大包裹收入增长60%

问:无人机配送是噱头吗?
答:农村场景已落地。顺丰在赣州试点无人机+陆运模式,偏远地区配送时效从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,成本下降60%


八、投资者视角:三个估值锚点

  • 单票现金流:中通0.38元>韵达0.31元>圆通0.22元
  • 土地资产:顺丰持有4200亩物流用地,按工业地价重估增值180亿元
  • 技术溢价:自动化分拣设备投入占营收比,申通4.2%>行业均值2.8%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