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食用油行业分析_未来五年走势如何

新网编辑 37 0

2017年食用油行业整体概况

2017年,中国食用油市场继续呈现“**总量平稳、结构升级**”的特征。全年表观消费量约**3400万吨**,同比微增1.8%,增速较2016年进一步放缓。行业关键词可归纳为:**消费升级、品牌集中、原料波动、政策导向**。 ---

需求端:谁在买?买什么?

### 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差异 - **城市**:小包装油渗透率已超90%,**高端油种**(橄榄油、亚麻籽油、稻米油)年增速保持在20%以上。 - **农村**:散装油仍占35%份额,但**5L及以下小包装**正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替代散装。 ### 消费场景变化 **外卖爆发**带动餐饮用油需求;家庭端则因健康意识提升,**“低油烟、零反式脂肪酸”**成为搜索热词。 ---

供给端:原料价格为何剧烈波动?

### 国际大豆、棕榈油行情 2017年CBOT大豆期货在**940—1070美分/蒲式耳**区间震荡,振幅达14%。主因: - 南美天气炒作 - 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反复 ### 国内菜籽与棉籽 长江流域菜籽产量连续五年下滑,**2017年同比再减8%**,推动菜籽油现货价一度突破**7200元/吨**。 ---

竞争格局:品牌集中度提升到什么程度?

### CR5数据 - **金龙鱼、福临门、鲁花、长寿花、多力**五强市占率合计**67.3%**,较2016年提高2.1个百分点。 - **区域品牌**(如山东的胡姬花、广东的刀唛)通过**差异化定位**守住10%左右份额。 ### 渠道变化 - **电商**:天猫食用油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**42%**,其中**1L以下小规格**贡献过半。 - **新零售**:盒马、永辉超级物种的“现榨油”体验区,让**“新鲜度”**成为新的卖点。 ---

政策与标准:哪些新规改变了游戏规则?

### 《食用植物油标识通则》 2017年12月发布,要求**2018年12月起**所有预包装油必须标注“**加工工艺**”(压榨/浸出)与“**原料原产国**”。 ### 进口关税调整 棕榈油、豆油**最惠国税率维持9%**,但东盟自贸区零关税配额扩大至**260万吨**,直接拉低华南地区棕榈油到岸成本约**200元/吨**。 ---

未来五年走势:三大疑问逐一拆解

### 疑问一:人均消费量会触顶吗? **答:总量接近天花板,但结构红利仍在。** - 2022年人均年消费量预计**24.5公斤**,与日韩持平。 - **高油酸花生油、双低菜籽油**等细分品类仍有**5%—8%**年复合增长空间。 ### 疑问二:原料对外依存度会否继续攀升? **答:大豆、棕榈油进口占比已超85%,短期难降。** - 国内耕地红线限制油料扩种; - **国储菜籽油轮换**只能阶段性调节,无法扭转大局。 ### 疑问三:价格战还会重演吗? **答:概率降低,但局部仍存。** - **龙头品牌**通过“**锁价+期货套保**”平滑成本; - **中小厂商**若库存管理失误,2020年前后或再现**“9.9元/5L”**促销。 ---

企业突围的四个实操方向

1. **品类创新** - **稻米油**借“稻谷黄金”概念,2017年终端价突破**80元/5L**,毛利率高出豆油**15个百分点**。 2. **渠道下沉** - 某山东品牌在河南乡镇市场投放**“1元购100ml”**小包装,三个月内复购率达**38%**。 3. **供应链数字化** - 头部企业已试点**区块链溯源**,扫描瓶盖二维码即可查看**压榨批次、酸价、溶剂残留**等数据。 4. **跨界联名** - 鲁花与高端烘焙品牌推出**“高油酸花生油+预拌粉”**组合装,客单价提升**60%**。 ---

风险提示:不可忽视的三只“灰犀牛”

- **汇率波动**:若人民币贬值5%,大豆进口成本将抬升**180元/吨**。 - **生物柴油政策**:印尼B30计划若提前实施,全球棕榈油供需缺口或扩大至**300万吨**。 - **消费代际更替**:Z世代对“**植物基替代油**”(如藻油)的接受度超预期,可能分流传统市场。 ---

写在最后

2017年的食用油行业像一面棱镜,折射出**消费升级的绚烂**,也映出**原料掣肘的阴影**。未来五年,谁能把**“健康叙事”**讲得更动人,把**“供应链韧性”**做得更扎实,谁就能在存量市场中切走最大的那块蛋糕。
2017食用油行业分析_未来五年走势如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