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址避坑指南:90%新手死在“伪旺铺”
**一问:门口人流量大就一定好吗?** 答:不一定。地铁口每天2万人,但80%是赶时间的年轻人,肩颈推拿客单价难破百。相反,老社区菜市场旁,阿姨们愿意花200元做三伏贴。 **二问:租金便宜能不能赌一把?** 答:低于周边均价30%的铺面,大概率有硬伤——排烟管道不通(艾灸受限)、楼上住户投诉历史、或未来半年市政施工围挡。 **三问:如何验证社区中医需求?** 答:连续蹲点7天,记录三件事: - 早上6—8点:观察排队买早点的老年人比例 - 下午4—6点:统计接孩子的家长中戴口罩(暗示过敏体质)的人数 - 晚上7—9点:看药店收银台购买膏方、丸剂的频次 ---加盟谈判压价技巧:把“品牌费”拆成可量化服务
**1. 把培训费按课时计价** 总部报价5万“技术培训”?要求列出明细:脉诊手法12课时×800元、艾灸实操20课时×600元,超出部分按实际发生结算。 **2. 药材供应暗扣返点** 合同里写“统一采购”,但没写返点。谈判时要求:年度采购满50万返3%,直接抵扣次年管理费。 **3. 医保定点对赌条款** 若总部承诺6个月内协助拿下医保资质,可约定未达成则退还30%加盟费,或延长品牌使用期2年。 ---低成本启动方案:社区店“前店后医”模型
**空间布局**: - 前厅20㎡:设置3个理疗床位+1个脉诊台,白天做推拿,晚上做艾灸 - 后厅15㎡:改造成中药柜+代煎室,通过玻璃窗展示抓药过程,增强信任 **人员配置**: - 1名主治医师(可多点执业) - 1名推拿师(兼前台收银) - 1名药剂师(负责煎药+库存) **盈利结构**: - 理疗卡:1980元/10次,毛利率65% - 代煎药:每付15元,日均50付,月流水2.2万 - 膏方定制:冬季3个月可卖200份,客单价800元 ---医保资质申请:3个月拿证的隐藏路径
**关键人不是卫健委,而是“医保局稽核科”** 提前3个月与稽核科建立联系,邀请他们到店“预检查”,一次性整改到位。重点准备: - 医师执业证原件+复印件(需加盖“执业地点变更”红章) - 中药饮片进货发票(至少3个月连续台账) - 理疗项目价格备案表(物价局盖章版) **加速技巧**:同步申请“中医诊所备案证”,比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快40天,先用备案证申请医保临时编码,边营业边补证。 ---淡季自救:三伏贴如何做到30天回本
**定价策略**: - 基础贴:168元/4次,针对颈椎、腰椎单一部位 - 升级贴:298元/4次,含体质辨识+定制穴位方案 - 家庭卡:888元/4人共享,绑定老客户裂变 **地推话术**: “阿姨,您去年贴的鼻炎贴是不是第三年才见效?今年我们加了耳穴压丸,当场通气,先免费体验一次。” **数据验证**: 某社区店用此方法,7月预售268张家庭卡,现金流23.7万,覆盖当月房租+人员工资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