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手游大盘:规模、增速与天花板
2017年中国手游市场收入突破1161亿元,同比增长41.7%,用户规模达5.54亿。看似风光,但增速已出现放缓迹象:2016年增速为59.2%,2015年为87.2%。 自问:增速放缓是否意味着红利消失? 自答:不是消失,而是结构性红利转移——从“量”转向“质”,从“泛用户”转向“高付费深度用户”。

品类洗牌:谁在崛起,谁在掉队?
MOBA与“吃鸡”:流量黑洞
- 《王者荣耀》DAU峰值8000万,占腾讯手游收入44%;
- 《荒野行动》上线30天DAU破2000万,直接抬升射击品类占比至18%。
二次元:垂直人群的付费金矿
《阴阳师》首月流水10亿,ARPU值648元,远超行业均值178元。 自问:二次元为何能高付费? 自答:圈层认同+限定卡池+同人二创,形成情感溢价。
传统RPG:IP续作乏力
《梦幻西游》《大话西游》流水同比下滑12%,老IP面临审美疲劳。
渠道变革:应用商店不再是唯一入口
买量成本飙升:CPA从年初25元涨至年末65元
自问:中小团队如何突围? 自答:转向社群裂变与短视频分发,如抖音带火《跳舞的线》,单条视频带来50万新增。
硬核联盟崛起
华为、OPPO、vivo三家应用商店联运份额从28%升至41%,分成比例5:5,高于传统渠道的3:7,倒逼CP优化包体与适配。
用户行为:碎片化与深度化并存
使用场景:地铁+睡前双高峰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12:00-13:00与21:00-23:00的启动次数占全天47%。 自问:如何设计付费点? 自答:在21:00-23:00推送限时礼包,转化率提升32%。

付费心理:从“炫耀”到“收藏”
2017年限定皮肤销量占比达38%,用户更愿为稀缺性买单。
出海窗口:东南亚与欧美差异化打法
东南亚:本地化=降低包体+本地支付
《Mobile Legends》印尼版本包体从400MB压缩至80MB,接入GOPAY后付费率提升4倍。
欧美:买量+Twitch直播
《阿瓦隆之王》通过2000名中小主播带货,ROI1:7,远超Facebook买量1:3。
技术红利:H5与微信小游戏的前夜
2017年底微信小游戏《跳一跳》DAU1.7亿,次日留存65%,证明即点即玩模式可行。 自问:H5能否替代原生? 自答:短期内互补,H5适合轻度社交裂变,原生保留重度付费。
中小团队生存指南:三条可验证路径
- 超休闲+广告变现:如《黑洞大作战》开发周期2个月,eCPM30美元,3个月回本;
- 垂直题材+社群运营:女性向《恋与制作人》微博话题阅读量50亿;
- 买量+长尾ROI:SLG《乱世王者》通过180天长周期回本模型,LTV450元。
2018预判:监管、5G与云游戏的伏笔
版号暂停发放已让5000款游戏排队,2018年总量调控将成常态;5G试点城市启动,云游戏延迟有望降至20ms,或重塑分发逻辑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