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漫行业如何赚钱?主流盈利模型拆解
很多人以为动画公司只靠卖碟片,其实那只是冰山一角。当前国内动漫盈利大致分为内容付费、IP授权、衍生品、广告植入、游戏联运五大板块,每一块都有细分打法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内容付费:会员、单片点播与超前点播
- 平台会员:B站、爱奇艺、腾讯动漫的月卡/年卡收入,平台与制作方按3:7或4:6分成。
- 单片点播:剧场版动画在视频平台上线,单片6~12元,首日票房可达千万级。
- 超前点播:更新节奏提前3~7集,单集2~3元,头部番剧额外增收15%~25%。
2. IP授权:从形象到场景的全链路变现
IP授权分为商品授权、空间授权、促销授权三类。
- 商品授权:手办、服饰、文具,毛利率普遍40%~60%。
- 空间授权:主题餐厅、快闪店,单店日均客流3000+,坪效是普通餐饮的3倍。
- 促销授权:与饮料、零食联名,授权费50万~300万/次,带动销量提升20%以上。
3. 衍生品:盲盒、拼装模型与数字藏品
2023年天猫双11,国产动漫衍生品销售额破18亿元。
- 盲盒:客单价59~99元,复购率35%,头部IP年销千万个。
- 拼装模型:客单价200~500元,核心玩家年均消费3000元+。
- 数字藏品:限量发行,单价29.9~199元,秒罄率90%以上。
4. 广告植入:品牌定制与剧情融合
广告植入已从简单贴片升级为剧情共创。
案例:《时光代理人》与某奶茶品牌合作,将新品口味写进角色台词,带动品牌微博话题阅读2.3亿。
5. 游戏联运:影游联动与数值反哺
动画上线同期推出手游,首月流水1亿+已成常态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影游联动:动画热度带动游戏下载,首日新增200万。
- 数值反哺:游戏皮肤反哺动画周边,联动皮肤销量占游戏总收入的30%。
2024年动漫行业前景怎么样?三大趋势与两大风险
趋势一:AIGC降本增效,单集成本下降20%~30%
AI辅助原画、中间帧、上色,使单集制作周期从8周压缩到5周。
中小团队也能做出准一线水准,2024年预计新增200+原创项目。
趋势二:出海收入占比突破25%
东南亚、拉美成为新战场。
- 东南亚:Netflix、Disney+加大采购,单集版权费3万~8万美元。
- 拉美:西语配音版点击量是原版5倍,广告CPM高达15美元。
趋势三:虚拟偶像与线下沉浸业态爆发
虚拟偶像直播打赏年收入10亿+,线下沉浸剧场单馆年营收3000万。
风险一:政策收紧与内容审核
2023年下架动画47部,题材敏感、暴力元素成红线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制作方需提前6个月完成送审,预留修改周期。
风险二:流量红利见顶,获客成本翻倍
短视频平台买量CPC从0.8元涨到1.6元。
解决方案:
- 深耕私域:官方账号矩阵+粉丝群,复购率提升50%。
- 跨界联名:与潮玩、电竞、美妆品牌合作,降低获客成本30%。
自问自答:新手如何切入动漫赛道?
Q:没有动画制作经验,能做动漫赚钱吗?
A:可以。从IP孵化或衍生品设计切入。
- IP孵化:签约小说、漫画作者,保底分成模式,前期投入10万~50万。
- 衍生品设计:与工厂合作ODM,单款模具费3万~8万,毛利45%以上。
Q:个人创作者如何获得第一桶金?
A:三步走:
- 在B站发布30秒动画短片,积累1万粉丝。
- 开通充电计划,月收5000~2万。
- 接品牌定制单,单条报价1万~5万。
数据补充:2024年市场规模与资本动向
艾瑞咨询预测,202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,年复合增长14.2%。
资本层面:
- 腾讯投资12家动画公司,单轮金额千万级美元。
- 红杉、IDG入局虚拟偶像,单笔融资5000万美元。
对于从业者而言,抓住AIGC工具、布局出海渠道、深耕垂直粉丝,将是2024年跑赢大盘的关键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