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天然气价格走势预测:今年到底会涨还是跌?
**答案:2024年全球天然气均价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,但亚洲现货价或出现10%—15%的回调空间。** ——原因来自“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”与“供应端新增液化产能集中释放”的剪刀差。 自问:为何说“高位震荡”而非单边下跌? 自答:欧洲地下储气库注气率已提前达标,补库需求减弱;然而地缘溢价仍在,任何突发断供都可能瞬间推高TTF与JKM曲线前端。 ---二、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:五大结构性机会
1. 全球LNG贸易流向重塑
- **美国**将在2025年前新增5条液化生产线,出口量有望超越卡塔尔; - **欧洲**签订的长协开始转向“目的地灵活”条款,转口套利窗口打开; - **中国**接收站窗口期竞拍常态化,催生中小买家拼船模式。 ---2. 亚洲定价话语权悄然提升
-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的**“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”**已被多家国有银行用作贸易融资基准; - 日韩电力公司联合研究“亚洲基准气价”,试图摆脱与油价挂钩的JKM。 ---3. 下游“气代煤”进入2.0阶段
- **工业领域**:陶瓷、玻璃、电解铝三大高耗能行业“煤改气”补贴退坡,企业开始比拼“气—电—氢”多能互补方案; - **交通领域**:LNG重卡保有量突破65万辆,但加气站单站日销量从18吨下滑至11吨,**“站等车”变成“车等站”**。 ---4. 储气库商业模式创新
- 国家管网首次开放**“库容竞价+容量分配”**双轨制,民营城燃可用金融衍生品锁定注采价差; - 盐穴储气库在江苏金坛试点“储气+压缩空气储能”一体化,度电成本降至0.35元。 ---5. 甲烷减排成为ESG硬指标
- 欧盟CBAM过渡期细则将**“逸散甲烷”**纳入碳关税计算,出口型LNG项目需提交卫星监测报告; - 中石油、中石化已把**“泄漏检测与修复(LDAR)”**写入上游气田招标条款,违约罚金高达合同额5%。 ---三、产业链痛点:谁在为高价气买单?
**城燃公司**:顺价机制不畅,2023年冬季河北部分地市居民端仍执行2.68元/方门站价,而采购成本已破4元。 **燃气电厂**:广东某9F机组全年利用小时不足1800,度电边际成本0.75元,无法与0.42元的煤电竞争。 **化工企业**:尿素出口法检延长至60天,气头装置开工率跌至48%,部分工厂转卖合同气套利。 ---四、投资视角:三条赛道值得盯紧
1. 小型LNG液化装置
- 50万方/日以下的**模块化液化撬装设备**,可在页岩气井口直接液化,避开长输管道瓶颈; - IRR测算:若井口气价1.2元/方、LNG出厂3.8元/方,三年即可回本。 ---2. 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(FSRU)
- 菲律宾、越南等新兴买家缺乏岸站,**租赁一艘FSRU只需传统接收站1/5投资**; - 全球可租船队仅28艘,2025年前船日租金预计保持在14万美元以上。 ---3. 燃气轮机掺氢燃烧改造
- 国家能源局已批复**5个示范项目**,掺氢比例从5%起步; - 西门子SGT-800机型完成30%掺氢测试,氮氧化物排放反而下降12%。 ---五、政策变量:中国“十四五”中期调整透露什么?
- **非常规气补贴**:页岩气补贴从0.3元/方降至0.2元,致密气不再单列,倒逼企业降本; - **储气责任**:城燃企业到2025年需形成不低于年销量5%的储气能力,缺口高达120亿方; - **碳市场扩容**:业内流传**“天然气发电CCER方法学”**已提交生态环境部,一旦重启可增厚燃机电厂收益0.02—0.03元/度。 ---六、用户最关心的三个实操问题
Q1:家庭壁挂炉用户如何锁定冬季气价?
A:多地城燃推出**“夏季预售气”**套餐,如重庆燃气2024年7月可购11月—次年3月气量,价格较实时价低0.4元/方,但需一次性预付全款。Q2:LNG贸易商如何对冲价格暴跌风险?
A:在ICE或SGX卖出JKM掉期,同时买入Henry Hub期货,利用**“HH-JKM价差收敛”**策略,历史回测年化波动率可降至18%。Q3:分布式能源项目还能拿到气源吗?
A:优先选择**“气源直采+管网代输”**模式,江苏、浙江已放开10亿方/年以下工业用户直供,代输费仅0.08元/方,比城燃便宜近一半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