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特五力模型如何分析行业?答案:用“现有竞争者、潜在进入者、替代品威胁、供应商议价力、买方议价力”五大维度拆解行业结构,量化强度后绘制竞争热力图,从而判断行业竞争格局。

一、为什么要用波特五力而非SWOT?
SWOT侧重企业内部,而波特五力聚焦行业外部,能更精准回答“行业竞争格局怎么判断”。
自问:同一赛道里,为何有的企业毛利高却增长慢?
自答:因为供应商议价力极强,利润被上游原材料吞噬,即使需求旺盛也难以扩张。
二、五力拆解:从0到1的实操步骤
1. 现有竞争者强度:用“CR4+价格战频次”双指标
- CR4(行业前四名市占率之和)>60%:寡头垄断,价格战概率低;<30%:红海,促销战月月见。
- 价格战频次:统计主流电商近一年折扣天数,折扣>90天/年即高强度。
案例:国内咖啡连锁CR4约55%,但折扣天数高达120天,说明现有竞争者强度被低估。
2. 潜在进入者威胁:看“资本+政策+技术”三重门槛
自问:新能源车门槛高吗?
自答:资本门槛(单车型研发≥20亿元)+政策门槛(牌照稀缺)+技术门槛(电池专利壁垒),三者叠加使潜在进入者威胁中等偏低。
3. 替代品威胁:用“性价比差值”量化
公式:替代品威胁系数=(替代品性价比-原品性价比)/原品价格
系数>0.3:高威胁;0.1-0.3:中等;<0.1:低威胁。
例如:植物肉对真牛肉的系数曾达0.35,2023年降至0.12,威胁由高转中。
4. 供应商议价力:锁定“稀缺度+转换成本”
- 稀缺度:上游资源是否全球TOP3集中?
- 转换成本:更换供应商需重新认证周期>6个月即高议价力。
芯片行业硅晶圆TOP3市占率80%+认证周期12个月,议价力极强。

5. 买方议价力:用“客户集中度+订单可拆分性”评估
若第一大客户占营收>20%且订单可拆分为多家交付,则买方议价力高。
安防摄像头行业,海康威视第一大客户占比<5%,议价力被削弱。
三、如何绘制行业竞争热力图?
步骤:
1. 对五力分别打分(1-5分,5为最强威胁);
2. 用雷达图呈现;
3. 面积越大,行业越难盈利。
2023年预制菜行业雷达图:现有竞争者4分、潜在进入者3分、替代品2分、供应商3分、买方4分,总面积远超茶饮赛道,预示洗牌期将至。
四、动态视角:五力如何随时间演变?
以光伏为例:
2015年:替代品威胁1分(煤电主导);
2020年:替代品威胁升至3分(光伏平价上网);
2024年:替代品威胁回落至2分(储能成本下降使光伏优势固化)。
结论:五力并非静态,需每半年复盘一次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校正
- 误区:忽略区域差异
校正:把全国市场拆分为一线、下沉市场分别打分。
- 误区:混淆“行业”与“细分赛道”
校正:分析新能源车时,应区分“整车”与“充电桩”两个子行业。
- 误区:过度依赖二手数据
校正:用供应商访谈、客户深访交叉验证。
六、落地工具包:一页纸模板
行业名称:________________ | 维度 | 关键指标 | 得分(1-5) | 证据链 | 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现有竞争者 | CR4、价格战天数 | | | | 潜在进入者 | 资本门槛、政策 | | | | 替代品 | 性价比差值 | | | | 供应商 | 集中度、转换成本 | | | | 买方 | 客户集中度 | | | 结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七、自问自答:如何用五力指导SEO关键词策略?
问:竞争激烈的行业,SEO是否还有机会?
答:若替代品威胁低且买方议价力弱,可布局“品牌+痛点”长尾词,如“高端定制橱柜防潮技术”;反之则转向利基场景词,如“房车专用折叠灶具”。
八、延伸思考:五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
当五力雷达图面积过大时,企业可通过商业模式重构削弱某一力:
• 削弱买方议价力:SaaS化订阅,降低客户一次性决策权重;
• 削弱供应商议价力:反向OEM,联合多家小厂对抗巨头。
Shein正是通过“小单快返”削弱供应商议价力,在服装红海中突围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