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白酒销量下滑原因_高端酒价格走势

新网编辑 10 0

2017年白酒销量为何突然掉头向下?

2017年,全国白酒产量同比下降11.2%,这是继2016年微增后的首次明显回调。很多经销商在春节后突然发现:库存压顶、动销变慢。究竟发生了什么?

2017年白酒销量下滑原因_高端酒价格走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政策余震:“三公”消费限制虽早已出台,但地方财政审计在2017年更严,政务团购几乎清零。
  • 消费升级:年轻消费者转向低度酒、进口葡萄酒,传统高度白酒的刚需被稀释。
  • 渠道饱和:过去五年酒厂疯狂招商,县级市场出现“一条街三家烟酒店”的过度竞争局面。

高端酒价格真的“飞天”了吗?

2017年53度飞天茅台一批价从年初的1150元涨到年末的1600元,涨幅近40%。但五粮液普五却从780元跌到720元。为何出现“茅台独涨、众星下跌”的分化?

供需剪刀差

茅台全年投放量仅2.68万吨,而登记在册的经销商就超过3000家,僧多粥少导致价格失控。

金融属性加持

大量热钱把茅台当“液体黄金”炒作,黄牛党甚至开发APP实时报价,进一步放大波动。


区域酒企的生死线在哪里?

当茅台、五粮液吸走渠道资金后,区域品牌如何求生?

  1. 深耕宴席场景:安徽口子窖把婚宴市场做到“一桌两瓶”的标配,用买酒送定制请柬的方式绑定客户。
  2. 砍掉低端条码:山东景芝一次性清理掉47个年销售额低于500万的SKU,聚焦“景芝白干”大单品。
  3. 拥抱新零售:河南仰韶与1919签订直供协议,线上订单由线下门店29分钟送达。

2017年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是多少?

答案:平均68天

2017年白酒销量下滑原因_高端酒价格走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这个数字比2016年多出12天,意味着每瓶酒要多躺仓库近两周。资金链紧张的经销商开始“以货抵债”,甚至出现用200箱白酒抵10万元工程款的案例。


资本寒冬下的并购潮

2017年行业并购金额首次突破300亿元,金徽酒、酒鬼酒等地方国资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。值得注意的是,并购方不再迷信产能,而是盯着老酒储备——一瓶陈年基酒在报表里能评估出5倍于新酒的价值。


消费者调研的意外发现

某咨询公司对1200名白酒消费者的问卷显示:

  • 42%的人购买白酒是为了“存放升值”而非饮用。
  • 27%的90后认为“喝白酒=应酬”,更愿意选择预调酒。
  • “最能代表高端”的品牌投票中,茅台得票81%,第二名五粮液仅9%

2018年预判:三大变量决定生死

站在2017年末看未来,行业存在三个灰犀牛

  1. 税收改革: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环节,可能让每瓶酒成本上涨8%-12%
  2. 健康标签:如果强制标注“酒精摄入量”,高度酒销量或再跌15%
  3. 渠道革命: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平台用“扫码溯源+会员价”模式,可能绕过传统经销商。

给从业者的三点忠告

别赌政策放松:2012年以来的调整证明,政务消费再也回不到从前。

2017年白酒销量下滑原因_高端酒价格走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库存是毒药:宁可少发货,也别让渠道塞满,价格崩盘往往从压货开始

品牌年轻化不是换包装:江小白的成功在于“表达瓶”背后的情绪共鸣,单纯改个卡通logo只会死得更快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