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行业前景怎么样?
一句话回答:全球能源转型叠加政策红利,光伏行业未来十年仍将保持年均15%以上的复合增速,装机量有望从2023年的1.2TW增至2035年的5TW以上。

为什么光伏被看作“下一个互联网”?
光伏同时具备技术迭代快、成本下降快、应用场景广三大特征,与20年前的互联网高度相似。
- 技术迭代快:TOPCon、HJT、钙钛矿多路线并进,实验室效率年年刷新纪录。
- 成本下降快:过去十年组件价格下降85%,LCOE已低于煤电。
- 应用场景广:从集中式电站到BIPV、农光互补、海上漂浮,边界不断外扩。
光伏行业未来十年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?
1. 政策端:碳中和目标锁定长期需求
欧盟REPowerEU、美国IRA、中国“双碳”战略,三大经济体同步给出装机目标:
- 欧盟2030年光伏装机≥600GW
- 美国2035年清洁电力占比100%
- 中国2030年风光装机≥1200GW
2. 技术端:N型电池与钙钛矿接力降本增效
当前主流PERC量产效率已逼近24%天花板,N型TOPCon、HJT量产效率突破25%,钙钛矿叠层实验室效率突破33%。
成本拐点:2025年TOPCon组件成本有望与PERC持平,钙钛矿GW级产线预计2026年落地。
3. 需求端:绿电溢价+储能配套打开第二增长曲线
全球绿电交易溢价0.02~0.05美元/kWh,叠加储能成本下降,光储一体化IRR已高于传统电站。

光伏产业链哪些环节最具投资价值?
环节 | 2023毛利率 | 2027E毛利率 | 投资亮点 |
---|---|---|---|
硅料 | 45% | 25% | 产能释放后回归合理盈利,龙头成本优势凸显 |
硅片 | 30% | 20% | 大尺寸+N型薄片化带来技术红利 |
电池 | 18% | 25% | N型技术升级窗口期,设备折旧后利润弹性大 |
组件 | 12% | 15% | 品牌渠道壁垒高,集中度持续提升 |
逆变器 | 25% | 30% | 储能逆变器增速>50%,毛利率高于光伏逆变器 |
跟踪支架 | 20% | 25% | 渗透率仅30%,美国市场IRR提升1.5个百分点 |
光伏行业最大的风险点在哪里?
贸易壁垒:美国UFLPA与欧盟碳关税双重夹击
2023年美国暂扣中国组件货值超20亿美元,欧盟CBAM将于2026年覆盖光伏。应对策略:
- 东南亚四国建厂规避反规避调查
- 布局中东、北非一体化产能
- 采用低碳硅料(颗粒硅)降低碳足迹
产能过剩:2024年全球组件产能将达1TW,需求仅0.5TW
行业将进入“技术+成本”双重淘汰赛,落后产能或面临现金亏损。投资者应关注:
- 非硅成本低于0.15元/W的龙头
- 拥有海外渠道溢价的一线品牌
- 具备N型电池自供能力的垂直一体化企业
普通人如何参与光伏红利?
1. 屋顶分布式:收益率8%~12%
以山东为例,自发自用比例70%时,户用光伏系统投资回收期约5.5年,IRR可达11%。
2. 绿电基金:年化收益6%~9%
国内首批REITs中,深圳能源光伏REIT 2023年分派率6.8%,波动小于股票。
3. 二级市场:三条选股主线
- 技术迭代:TOPCon设备龙头、钙钛矿设备先行者
- 储能配套:光伏逆变器+储能系统双轮驱动企业
- 出海能力:在美、欧、中东市占率快速提升的组件商
光伏+氢能:下一个万亿级赛道?
当光伏电价低于0.15元/kWh时,绿氢成本可降至1.5美元/kg,接近灰氢。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:

- 2030年全球绿氢需求达3000万吨,对应光伏装机150GW
- 中东、澳洲将成为光伏制氢出口枢纽
- 中国西北“沙戈荒”基地规划绿氢产能500万吨/年
结语:光伏不是周期,是时代
从2004年德国EEG法案到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破TW,行业经历三轮大周期,每一轮都由政策→技术→需求接力驱动。当前正处于第四轮周期的起点,特征是储能平价+绿氢爆发+全球碳关税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抓住技术升级与产能出海两条主线,就能分享这场能源革命的最大红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