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粽子专卖店赚钱吗?在消费升级与传统文化复兴的双重驱动下,粽子已从端午“节日食品”升级为全年可售的“休闲轻食”,市场容量正以每年15%左右的速度扩张。只要选址、产品、营销三板斧打准,粽子店完全可以成为小而美的现金流生意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、行业基本面:粽子市场到底有多大?
很多人担心粽子“只能卖端午三个月”,事实并非如此。
- 零售端规模: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已突破180亿元,预计2026年将达260亿元。
- 线上渗透率:天猫、京东、抖音三大平台全年粽子GMV占比已超35%,“端午季”只占其中45%,其余55%分布在日常伴手礼、早餐、加班餐场景。
- 客单价:传统散装粽子客单价15~25元,现烤现卖或高端礼盒客单价可达68~158元,毛利普遍在55%以上。
结论:粽子不再是“节日限定”,而是“四季长销”。
二、谁在买粽子?——目标客群画像拆解
想赚钱,先搞清谁来掏钱。
- 25-40岁白领:早餐、下午茶、加班夜宵,追求“微波2分钟即食”,重口味、重颜值。
- 宝妈人群:看重无添加、儿童营养款,愿意付溢价。
- 企业团购:端午、中秋、年会伴手礼,一次下单几百份,利润最肥。
- 旅游人群:景区周边门店,把粽子做成“城市名片”伴手礼,溢价空间巨大。
自问自答:
Q:粽子店只能做线下吗?
A:线上外卖+社区团购+企业微信私域,才是复购率提升的关键。
三、选址逻辑:粽子店开在哪最赚钱?
粽子体积小、毛利高,对面积要求低,但人流量必须精准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| 场景 | 优势 | 风险提示 |
|---|---|---|
| 地铁口早餐街 | 早高峰客流大,即拿即走 | 租金高,需拼速度 |
| 社区底商 | 家庭客群稳定,可做团购 | 需养店3-6个月 |
| 景区步行街 | 客单价翻倍,伴手礼需求旺 | 淡旺季明显 |
| 写字楼大堂 | 企业团购、下午茶订单集中 | 需搞定物业关系 |
实操技巧:先用外卖平台“热力图”验证周边3公里订单密度,再谈租金,避免拍脑袋。
四、产品策略:怎样让粽子跳出“甜咸之争”?
粽子口味同质化严重,**差异化=溢价权**。
1. 口味创新
- 地域融合:螺蛳粉粽、青花椒牛肉粽、榴莲冰粽
- 健康概念:藜麦鸡胸粽、0糖糙米粽、高纤紫薯粽
- 儿童款:鳕鱼芝士粽、卡通造型mini粽
2. 场景延伸
- 早餐杯粽:糯米+燕麦+坚果,配豆浆套餐
- 夜宵炸粽:裹面包糠复炸,外酥内糯,搭配辣酱
- 甜品粽:椰奶冻粽、抹茶红豆粽,切盘卖
自问自答:
Q:创新口味会不会踩雷?
A:用“小批量试卖+外卖评价”验证,7天销量<30份立即淘汰,降低试错成本。
五、盈利模型:一家20㎡小店能赚多少?
以二线城市社区店为例:
- 租金:8000元/月
- 人工:2人,共7000元/月
- 水电杂费:1500元/月
- 原材料成本:占销售额35%
保守估算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日均客流120人,客单价22元,日销2640元
- 月销7.92万,毛利55%即4.36万
- 扣除成本后月净利约2.5万,旺季可翻倍
关键:端午前两个月礼盒预售可提前锁定30%年利润。
六、营销打法:如何让粽子全年不断货?
1. 节日营销
- 端午:提前60天启动企业团购,168元“龙粽礼盒”+定制贺卡
- 中秋:联名月饼做“粽月团圆”双拼礼盒
- 冬至:推“腊味粽”切入南方冬至食俗
2. 日常营销
- 外卖平台:设置“9.9元尝鲜粽”引流,带动高毛利套餐
- 社群秒杀:每周三固定“老板直播包粽子”,限时买5送1
- 跨界联名:与咖啡店推出“咖啡+粽子”下午茶套餐,共享客流
自问自答:
Q:营销预算有限怎么办?
A:把门店玻璃橱窗改造成“粽子手作剧场”,每天现包现卖,免费吸引路人拍照打卡。
七、风险清单:新手最容易踩的坑
- 供应链断货:糯米、粽叶价格波动大,提前锁价+备选供应商。
- 保质期焦虑:现制现售需冷藏,建议小批量日清,或引入真空速冻技术。
- 节日依赖症:日常场景开发不足,端午后断崖式下滑。
- 加盟骗局:某些快招品牌收完加盟费就消失,务必考察直营店真实数据。
避坑口诀:先开小店做数据,再谈扩张;先控成本,再谈品牌。
八、2024新趋势:粽子店还能怎么升级?
- 预制菜化:推出“粽子+汤”一人食套餐,微波8分钟搞定正餐,切入预制菜赛道。
- 订阅制:每月寄送4款季节限定粽子,锁定高粘性用户。
- 文化体验:开设“粽子研学课”,亲子家庭付费学包粽子,顺带卖原材料包。
- 出海机会:东南亚华人市场、欧美亚洲超市,真空粽出口毛利可达70%。
自问自答:
Q:现在入局会不会太晚?
A:粽子行业集中度CR5不到20%,区域品牌割据,新玩家仍有机会通过细分场景突围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