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物流行业整体景气度如何?
2015年,中国物流景气指数(LPI)全年均值55.8%,高于荣枯线5.8个百分点,显示行业仍处于扩张区间。但增速较2014年回落2.1个百分点,说明“高增长”正在让位于“稳增长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政策红利:哪些文件真正改变了游戏规则?
《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14-2020)》落地效应
- 用地指标单列:全国首批40个示范物流园区获得土地指标倾斜,平均拿地成本下降12%。
- 营改增全面扩围:运输业税率统一为11%,仓储业税率6%,企业税负整体下降3-5个百分点。
“互联网+”行动指导意见的连锁反应
政策首次将“互联网+高效物流”纳入重点工程,直接催生车货匹配平台、云仓网络两大新业态。2015年平台类企业融资总额突破120亿元,是2014年的3.6倍。
技术拐点:哪些黑科技从概念走向商用?
新能源物流车的临界点
2015年纯电动物流车产量4.5万辆,同比增长730%。深圳、成都等城市出台路权优先+运营补贴组合拳,单车年均运营成本较燃油车低2.3万元。
WMS系统的SaaS化革命
指标 | 传统本地部署 | SaaS模式 |
---|---|---|
初始投入 | 50-80万元 | 0.8-2万元/年 |
实施周期 | 3-6个月 | 7-15天 |
升级频率 | 1-2年/次 | 每月迭代 |
资本流向:热钱最青睐哪些细分领域?
2015年物流行业并购案例87起,披露金额382亿元,呈现“哑铃型”分布:
- 哑铃左端:冷链(占比31%)——万科并购太古冷链、京东投资天天果园
- 哑铃右端:最后一公里(占比28%)——菜鸟收购日日顺、顺丰入股蜂网
区域变局:中西部为何突然爆发?
“一带一路”节点城市物流地产租金涨幅榜
- 重庆:+18.7%(保税港区带动)
- 西安:+15.2%(中亚班列集结效应)
- 郑州:+14.5%(航空港区虹吸)
这些城市2015年高标准仓库新增供应量占全国42%,空置率却反降至8.9%。
企业生死战:谁在掉队?谁在超车?
快运零担市场的“三国杀”
德邦、安能、百世三家企业2015年货量增速对比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德邦:直营模式增速放缓至19%
- 安能:加盟制爆发增长210%
- 百世:通过“仓干配”一体化拿下25%电商大件市场份额
合同物流的“隐形冠军”
2015年,服务苹果、华为的准时达营收突破100亿元,其杀手锏是:
- VMI仓将客户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3.2天
- 跨境协同实现郑州-芝加哥12小时极速清关
未来三年的确定性机会
城市共同配送的“最后100米”
北京、上海已试点“前置微仓+新能源小车”模式,配送成本下降35%,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800亿元。
多式联运的“硬缺口”
2015年中国海铁联运占比仅2.6%(美国为40%),发改委已规划42个铁路物流基地,每个基地配套200-500亩集装箱堆场。
终极拷问:2015年是不是物流行业的分水岭?
从增长速度看,行业确实告别“野蛮生长”;但从质量维度观察,技术渗透、资本密度、政策精准度均达到历史峰值。那些提前布局数字化、卡位核心枢纽节点、深耕垂直细分的企业,在2015年埋下了未来五年持续领跑的种子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