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资租赁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突然火了?
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(租赁公司)根据承租人对设备或资产的指定要求,出资购买后再租给承租人使用,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,租期届满后可选择购买、续租或退还。它介于“买”和“租”之间,**既解决了企业一次性大额采购的资金压力,又保留了资产的使用权**。近年来,随着制造业升级、中小企业融资难、绿色金融政策落地,融资租赁被视作“设备金融”的最佳解决方案,因此迅速走红。

政策东风:哪些文件正在悄悄改写行业规则?
- 《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》修订版:放宽外资准入,鼓励跨境租赁,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。
- 《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:明确将租赁物确权登记纳入统一平台,**降低重复融资风险**。
- “双碳”配套政策:光伏、储能、氢能设备租赁享受贴息,**绿色租赁余额年增速已超30%**。
这些政策叠加,相当于给融资租赁公司打开了“资金端+资产端”双向闸门。
市场需求:哪些场景正在爆发?
1. 高端制造:机床、工业机器人、半导体产线
一台五轴联动机床售价动辄千万,中小加工厂通过融资租赁**首付10%即可投产**,租期匹配订单周期,现金流压力骤降。
2. 绿色能源:分布式光伏、储能柜、换电站
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中,**约45%采用融资租赁或经营性租赁模式**,业主零投入即可分享电价收益。
3. 医疗新基建:影像设备、手术机器人、基因检测仪
县域医院升级需求旺盛,但财政拨款有限,**“以租代购”让二甲医院也能用上256排CT**。
技术变量:数字化如何重塑风控?
传统融资租赁最怕“物没了、人跑了”。现在,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回传设备开工率、GPS锁定位置、区块链登记确权,**不良率从3.8%降至1.2%**。 此外,AI估值模型可秒级给出二手设备残值,**让“租后处置”不再是黑洞**。

资本动向:谁在悄悄布局?
资本方 | 动作 | 目标赛道 |
---|---|---|
国银金租 | 发行百亿绿色ABS | 风电光伏 |
蚂蚁链 | 上线“链上租赁”SaaS | 中小商户设备 |
某造车新势力 | 成立融资租赁子公司 | 电池租赁 |
银行系、产业系、互联网系三方混战,**2024年行业融资余额有望突破8万亿**。
风险暗礁:哪些坑必须提前避开?
- 合规红线:部分地方将融资租赁异化为“放贷通道”,监管已启动穿透式排查。
- 资产泡沫:光伏组件价格暴跌导致租赁物贬值,需动态调整残值模型。
- 流动性错配:短融长投模式下,一旦ABS发行受阻,资金链极易断裂。
头部公司已开始**引入保险增信、设置残值回购条款**对冲风险。
未来三年:三大确定性机会
机会一:跨境租赁 东南亚制造业崛起,但本土金融供给不足,**中国租赁公司可输出“设备+资金+技术”整套方案**,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。
机会二:经营性租赁 从“融资”转向“融物”,**租赁公司变身资产运营商**,例如无人机植保、共享叉车,按小时计费,毛利提升10个百分点。
机会三:二手设备交易所 搭建线上残值市场,**租后资产可一键转售给下沉市场**,形成“租赁-再制造-再租赁”闭环。

自问自答:中小企业如何低成本切入?
问:没有抵押物能申请融资租赁吗? 答:可以。租赁公司更看重设备本身产生的现金流,例如一台印刷机每月可创造5万元收入,租金设定为3万元,**设备自我“造血”即可覆盖租金**。
问:利率会不会比银行高很多? 答:综合成本约年化7%-10%,略高于银行流贷,但**无需房产抵押、审批快至3天**,隐性成本更低。
问:租期结束后设备怎么处理? 答:可选1元留购、续租或退还。若技术迭代快(如医疗设备),**退还后可换租新型号**,避免资产闲置。
尾声:留给从业者的时间窗口
融资租赁已从“边缘金融工具”升级为“产业基础设施”。**谁先建立垂直场景风控能力、谁先打通资产交易闭环,谁就能吃下下一波红利**。窗口期不过三年,入场需趁早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