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G到底还能用多久?运营商给出的官方时间表
中国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在2023年财报电话会上给出统一口径:4G网络至少服务到2030年以后。原因有三:

- 全国仍有超过7亿部4G终端在网,强制退网将引发投诉潮;
- 700MHz、800MHz等低频段4G基站承担偏远地区基础覆盖,短期内5G难以完全替代;
- VoLTE高清语音目前仍依赖4G核心网,运营商需保持双网并行。
为什么5G全面普及不等于4G立即退场?
很多人以为“5G来了4G就要关”,其实二者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。
频段资源不会瞬间回收
5G主力频段(3.5GHz、2.6GHz)穿透力弱,农村与室内仍需低频4G打底。工信部已明确:2025年前不会大规模重耕4G频段。
终端存量决定生命周期
2023年国内手机出货量中,4G机型仍占18%,老年机、备用机、物联网卡需求稳定。只要有人用,运营商就得维护。
未来五年4G网速会变慢吗?
取决于两个变量:
- 载波聚合技术升级:4G+通过三载波聚合可把下行速率提到300Mbps,接近早期5G体验;
- 用户迁移速度:若5G用户占比从当前60%提升到85%,4G负载下降,反而可能更流畅。
实测数据显示:2022-2023年,一线城市晚高峰4G平均下载速率从42Mbps微降到39Mbps,降幅不足8%,体感差异极小。

哪些场景4G仍是首选?
物联网设备
共享单车、智能电表、车载T-Box等采用Cat.1/Cat.4模组,**功耗比5G低40%,模块价格低50%**,未来五年仍是主流。
备用机与老年机
价格300元以下的4G功能机占据下沉市场70%份额,电池续航可达一周,5G暂无对应产品。
海外漫游
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5G覆盖有限,**4G国际漫游资费已降至1元/MB**,比当地5G更划算。
用户该如何应对?
2024年换机建议
- 预算千元内:放心买4G,至少用到2027年无压力;
- 预算两千元以上:优先选5G,但**不必为“5G”溢价买单**,性能与拍照更重要。
套餐选择策略
4G套餐价格战激烈,**29元100GB**的物联卡改套餐已出现;5G套餐门槛降至59元,但限速300Mbps,与4G+体验接近。
4G基站未来会改造成什么样?
运营商正在推进“4G/5G双模基站”升级:

- 软件定义射频:同一套硬件可动态分配4G/5G载波;
- 节能技术:闲时关闭50% 4G载波,单站省电30%;
- 反向重耕:2030年后逐步把4G频谱让给5G NR,但会保留5MHz窄带4G做物联网。
政策层面如何定调?
工信部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原文指出:“推动2G/3G退网,统筹4G与5G协同发展”。关键词是“统筹”,而非“淘汰”。
地方通信管理局的细则更直接:**“禁止以5G建设为由单方面中断4G服务”**,用户投诉可获三倍赔偿。
终极问答:现在买4G手机是“49年入国军”吗?
不是。除非你需要:
- 毫米波5G的超高速(国内未商用);
- 5G新通话的AR互动功能(尚处试点)。
对于微信、抖音、导航等日常应用,**2024年上市的4G新机与5G机型体验差距<5%**。与其追新,不如把预算花在存储和摄像头上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