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挂炉行业整体趋势:从“采暖设备”到“智慧家居入口”
过去十年,壁挂炉在中国经历了“煤改气”政策红利期,年销量从不足百万台跃升至近四百万台。如今,政策补贴退坡,行业却并未降温,反而在“双碳”与“智慧家居”双重驱动下,呈现出三大新趋势: 1. **低碳冷凝技术全面普及**:一级能效冷凝炉占比已突破,未来五年或达。 2. **多能源耦合系统兴起**:壁挂炉+热泵+太阳能的混合方案,解决极端天气下的稳定性痛点。 3. **IoT化升级**:头部品牌将壁挂炉接入全屋智能,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温、预约维保,设备从“硬件”变成“数据入口”。 ---壁挂炉前景怎么样?政策、需求、技术三维透视
政策端:双碳目标下的“长期利好”
“煤改气”补贴虽然减少,但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“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”,意味着天然气在一次能源占比将持续提升。 **关键点**:2025年后,新建住宅配套燃气管道覆盖率要求≥80%,直接带动壁挂炉增量市场。需求端:南方分户采暖觉醒
长江流域冬季湿冷,空调制热体验差,地暖需求爆发。 - 上海、南京、武汉等城市精装房地暖配套率已超。 - 存量房加装市场年增速,老房明装暖气片成为“轻改造”热门。技术端:冷凝炉成本下探,置换窗口打开
2018年一台进口冷凝炉售价1.5万元,如今国产主流品牌降至。 **置换逻辑**:早期购买的普通炉(热效率)进入报废期,用户升级冷凝炉(热效率)可省燃气费/年,回本周期缩短至。 ---壁挂炉值得投资吗?从经销商、从业者、用户三视角拆解
经销商:从“卖设备”到“卖系统”
- **利润结构变化**:主机毛利从降至,但设计、安装、维保服务毛利可达。 - **转型案例**:杭州某代理商2023年推出“壁挂炉+热泵”套餐,客单价从万元提升至万元,复购率增长。从业者:安装与维保人才缺口巨大
人社部预测,2025年燃气具安装维修工缺口超万人。 **持证上岗红利**:持有“燃气具安装维修证”的技师,月薪普遍比无证者高,且优先承接品牌售后订单。用户:算清三笔账,避免踩坑
1. **初装成本**:冷凝炉比常规炉贵元,但多数城市有节能补贴(如北京补贴元)。 2. **使用成本**:100㎡住宅,冷凝炉年燃气费约元,比空调制热省。 3. **隐形成本**:劣质安装导致后期漏水、燃气泄漏,维修费可能达元。 ---未来五年三大确定性机会
机会1:置换市场的“以旧换新”
2013-2017年销售的壁挂炉将在2025-2029年集中淘汰,**存量替换规模预计超万台**。 品牌方已开始布局:某欧洲巨头推出“旧机折价元”活动,回收后翻新出口东南亚,实现二次盈利。机会2:南方明装暖气片的“老房经济”
无需砸墙、1天完工的明装系统,解决已装修住宅痛点。 - **客单价**:-元(含锅炉、暖气片、管路)。 - **爆发区域**:成都、长沙等“新一线”城市,老房占比超。机会3>能源服务公司的“托管模式”
类似“共享空调”,用户按采暖季付费,设备产权归能源公司。 **盈利点**:通过精准控温、行为节能,能源公司可节省燃气费,与用户分成。 ---常见疑问解答:壁挂炉会被热泵取代吗?
**短期(5年内)**:热泵在-℃以下效率骤降,壁挂炉仍是北方主力。 **长期(10年后)**:氢能壁挂炉(燃烧%氢气)已列入欧盟路线图,国内头部品牌在宁夏试点。 **结论**:两者并非替代,而是互补——热泵负责基础负荷,壁挂炉应对极端天气。 ---行动清单:如何抓住下一波红利?
- **用户**:优先选择全预混冷凝炉,认准GB 20665一级能效标识。 - **经销商**:签约品牌时,要求开放IoT后台数据权限,便于后续增值服务。 - **从业者**:考取“燃气具安装维修证”(人社部门颁发),抢占人才溢价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