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供冷有限公司怎么选?先看这五个核心指标
很多甲方第一次接触供冷项目时,都会问:供冷有限公司怎么选?其实答案并不复杂,把以下五个维度拆开对比,就能快速筛掉不合适的公司。

- 资质等级:是否具备机电安装一级、制冷空调A类Ⅰ级双证?
- 项目经验:近三年内是否完成过≥5万㎡的集中供冷案例?
- 技术团队: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(暖通)人数≥3人?
- 运维体系:是否提供7×24小时驻场+云端监控双重保障?
- 报价透明度:清单式报价,还是总价包干暗藏增项?
二、供冷有限公司哪家好?区域龙头与全国连锁的对比
继续追问:供冷有限公司哪家好?答案取决于项目规模与地域。
1. 区域龙头:本地化响应快
以华南某供冷有限公司为例,其优势在于:
- 备件仓库就在项目50公里内,2小时到场;
- 熟悉当地气候,湿球温度修正值更精准;
- 政府关系熟,报建流程可缩短10个工作日。
2. 全国连锁:标准化程度高
某上市供冷有限公司则强调:
- 统一采购主机,**成本降低8%**;
- 全国共享专家库,**远程诊断30分钟出方案**;
- 合同模板全国统一,**法务风险更低**。
三、容易被忽视的三类隐形陷阱
即使对照了上述指标,仍有三个细节常被甲方漏掉:
1. 计费方式陷阱
有的公司按冷吨计费,表面单价低,实际却按主机铭牌冷量×运行小时结算,导致负荷率50%时费用反升20%。

2. 维保范围文字游戏
合同里写“含常规保养”,但不列明包含冷却塔填料更换,三年后一次性追加十几万。
3. 节能承诺不绑定罚则
口头承诺COP≥5.5,却未写入合同,最终实测仅4.8,甲方无法索赔。
四、实战案例:某产业园如何三个月锁定最优供冷有限公司
广州某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筑面积18万㎡,需求是全年不间断供冷,温差±1℃。他们的筛选流程值得借鉴:
Step1 资格预审
发出48份邀标,初筛后剩6家,关键一票否决项:无药厂洁净车间供冷案例直接出局。
Step2 现场踏勘答辩
要求投标方带热成像仪现场扫描屋面,提交负荷动态模拟报告,淘汰只会套软件模板的公司。

Step3 暗标测试
让入围公司各自运行一台移动式冷水机组48小时,实测耗电量、供水温度波动、噪音,数据说话。
最终结果
一家区域龙头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中标,比最低报价者贵3%,但年运维费低12%,三年即可回本。
五、签约前必须追加的三条补充条款
合同打印前,让法务把这三条写进去,能省后期80%扯皮:
- 性能对赌:制冷季COP每低于承诺值0.1,扣当月服务费2%;
- 故障响应分级:A级故障(停机)30分钟到场,B级故障(降效)2小时到场;
- 数据透明:开放SCADA系统只读权限,甲方随时查看实时能效。
六、未来趋势:合同能源管理(EMC)模式值得押注吗?
越来越多供冷有限公司开始推EMC,甲方零投资,节能收益分成。看似美好,但需自问:
Q:EMC周期长达8~10年,中途甲方股权变更怎么办?
A:在补充协议里增加股权变更触发条款,要求新股东承接原合同权利义务,并提前30天书面通知供冷方。
Q:节能基准线怎么定才不被做手脚?
A:采用前三年的历史能耗+气象修正,由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审计,数据封存不可篡改。
七、一分钟速查清单:今天就能用上的决策工具
把下面这张表打印出来,打钩即可:
核查项 | 是/否 |
---|---|
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含“集中式供冷服务” | □ |
近三年无重大安全事故通报 | □ |
能提供银行履约保函样本 | □ |
主机品牌为开利/约克/特灵/麦克维尔之一 | □ |
报价书含冷却侧、冷冻侧、自控三套PID图 | □ |
打钩少于三项,直接淘汰;五项全满,进入最终议价环节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