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金融前景怎么样_2024年还能入局吗

新网编辑 65 0

互联网金融前景怎么样?一句话:监管趋严、技术升级、需求仍在,2024年仍有机会,但门槛更高、赛道更细。

互联网金融前景怎么样_2024年还能入局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监管风暴后,行业真的“凉”了吗?

不少人把2021-2023年的罚单潮误读为“团灭”,其实监管只是拔掉杂草,留下合规苗子。

  • 牌照收紧:第三方支付、网络小贷、消费金融等牌照审批从严,存量价值反而抬升。
  • 利率红线:年化综合成本不得突破24%,压缩了“高利贷”空间,却保护了优质客群。
  • 数据合规: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让粗放式爬虫退场,隐私计算、联邦学习成为新基建。

自问:监管是不是扼杀创新?
自答:监管把“伪创新”请出去,给“真科技”让路。


二、技术红利:AI大模型与区块链谁更性感?

1. AI大模型落地场景

  • 智能风控:用多模态数据训练反欺诈模型,坏账率可再降30%。
  • 智能投顾:AIGC生成个性化资产配置报告,边际成本趋近于零。
  • 智能客服:大模型+知识库,解决90%重复性问题,人力成本腰斩。

2. 区块链的“第二春”

  • 数字藏品金融化:合规NFT+ABS,把艺术品拆分成小额债权。
  • 跨境支付:mBridge项目让港元、美元、人民币在链上秒级清算。
  • 供应链金融:应收账款上链,确权后可拆分流转,融资成本从12%降到7%。

自问:技术会不会过剩?
自答:技术永远过剩,但场景稀缺,谁能把技术与痛点焊死,谁就能跑出估值。


三、需求侧:Z世代与下沉市场谁更舍得花钱?

1. Z世代消费信贷画像

  • 平均授信额度:8000元,偏好“先享后付”。
  • 逾期率:仅1.8%,远低于行业平均,原因是父母兜底
  • 流量入口:抖音、B站、小红书,短视频种草+分期支付闭环。

2. 下沉市场理财觉醒

  • 县域人均GDP突破5万元,理财需求从“余额宝”升级到中低风险固收+
  • 手机银行渗透率已达82%,但理财顾问密度是城市的1/10,AI投顾填补真空
  • 养老第三支柱试点扩大,60后、70后把“存款搬家”到个人养老金账户。

自问:流量贵不贵?
自答:公域流量贵到肉疼,私域流量靠裂变,社群+内容才是下沉市场的低成本解药。


四、2024年还能入局吗?三条赛道与两条红线

可冲的三条赛道

  1. 跨境数字银行:服务跨境电商收款,牌照稀缺,单笔费率1%仍供不应求。
  2. 绿色消费金融:光伏贷、新能源车贷,贴息政策+碳账户积分,坏账率低于1%。
  3. 养老投顾SaaS:给中小银行输出智能投顾系统,按AUM收0.3%年费,轻资产高毛利。

不能踩的两条红线

  • 无牌放贷:助贷模式必须持有融资担保牌照,否则通道费模式随时被叫停。
  • 数据裸奔:SDK采集用户通讯录、通话记录,一旦被通报,App下架+顶格罚款。

自问:小团队还有机会吗?
自答:牌照合作+垂直场景是唯二活路,大而全的“超级App”时代已经结束。

互联网金融前景怎么样_2024年还能入局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五、盈利模型:从“流量费”到“科技税”的进化

阶段 盈利方式 代表公司 毛利率
1.0 息差+通道费 早期P2P 30%
2.0 助贷+分润 360数科 45%
3.0 科技输出+SaaS 百融云创 65%
4.0 数据资产+订阅 冰鉴科技 75%

自问:哪种模型最抗周期?
自答:订阅制SaaS,客户按年付费,现金流稳定,不受利率波动影响。


六、资本动向:美元基金撤退,人民币基金接盘

  • 2023年美元基金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额同比下降72%,主因是海外上市通道收窄
  • 人民币基金偏好Pre-IPO阶段,估值锚定A股同类公司,PS 8-12倍成为新常态。
  • 地方政府母基金+产业资本成为新金主,返投比例从1倍提高到1.5倍。

自问:现在融资是不是更难?
自答:是的,但估值更理性,没有“市梦率”干扰,反而能筛出真正赚钱的项目。


七、给创业者的三句忠告

  1. 先合规再扩张:牌照、备案、算法评估报告一个都不能少。
  2. 先找场景再找技术:技术白皮书打动不了客户,ROI计算器才能。
  3. 先现金流再估值:能盈利就别烧钱,人民币基金不相信“战略性亏损”。

自问:2024年最大的机会是什么?
自答:把To C的高频场景拆成To B的模块化能力,做金融科技界的“水电煤”。

互联网金融前景怎么样_2024年还能入局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