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4年中国互联网专车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?
根据交通运输部、艾瑞咨询、QuestMobile三家机构交叉验证的最新数据,2024年中国互联网专车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6800亿元人民币,日均订单量稳定在4200万单左右,活跃司机数超过680万人。与2023年相比,整体市场同比增长约18.7%,增速虽略有放缓,但仍保持两位数扩张。

二、谁在瓜分这块蛋糕?——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
1. 滴滴仍占绝对龙头,但份额被蚕食
滴滴出行以62.3%的市占率继续领跑,但相比2022年的71.4%已出现明显下滑。
2. 高德打车、T3出行快速追赶
- 高德打车依托阿里生态,市占率从2022年的8.1%跃升至14.7%;
- T3出行凭借主机厂背景,市占率由4.9%升至9.2%;
- 曹操出行、享道出行分别占据5.6%和3.4%,形成“两超多强”局面。
三、用户画像:谁在坐专车?
QuestMobile抽样调研显示,专车用户中25-35岁人群占比高达58%,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7%,月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用户超过一半。核心使用场景集中在:
- 早晚通勤(占比42%)
- 机场高铁接驳(占比28%)
- 商务接待(占比17%)
- 夜间出行(占比13%)
四、司机端:收入与成本的真实账本
1. 司机平均月收入是多少?
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,全职专车司机月净收入约9000-12000元;二三线城市则集中在6000-8000元区间。需注意,该数据已扣除油费、车辆折旧、平台抽成。
2. 平台抽成比例到底多高?
交通运输部2024年3月抽查显示,主流平台平均抽成比例为27.8%,其中滴滴26.5%、高德29.1%、T3出行28.3%。部分拼车订单抽成甚至突破35%。
五、政策变量:合规率红线如何影响规模?
截至2024年5月,全国已有79个城市完成网约车合规化验收,合规车辆占比从2022年的54%提升至78%。不合规运力被清退后,短期订单量下滑约6%,但单车日均流水反而上涨12%,司机收入结构更健康。

六、技术变量:Robotaxi会颠覆现有规模吗?
百度Apollo、小马智行、AutoX已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四城开放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,但受限于高精地图审批和单车成本,2024年Robotaxi订单量仅占专车总订单的0.3%。业内普遍判断,规模化拐点将在2027-2028年出现。
七、下沉市场:新的增长极在哪里?
三线及以下城市专车渗透率目前仅12%,远低于一线城市的34%。高德、滴滴均推出“轻快联盟”计划,通过聚合模式接入当地租赁公司,2024年下沉市场订单增速高达47%,成为平台必争之地。
八、未来三年规模预测:天花板在哪里?
综合政策、技术、用户习惯三大维度,艾瑞给出中性预测:
- 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200亿元,年复合增速约10%;
- 2026年突破9500亿元,合规运力占比超90%;
- 2027年有望冲击1.1万亿元,但Robotaxi将开始分流10%-15%订单。
九、投资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Q1:现在入局做专车平台还有机会吗?
答:聚合模式仍有缝隙市场。区域性运力公司、主机厂背景的T3/曹操已证明,差异化定位(如高端商务、女性司机、新能源车)可切走5%-8%份额。
Q2:司机购车跑专车还划算吗?
答:2024年不建议贷款买车入局。合规化导致购车成本上升(需营运险、轴距限制),回本周期从14个月拉长至22个月。更优选择是“以租代购”或与平台合作的“0押金”方案。

Q3:用户端价格还会再涨吗?
答:短期看涨,长期趋稳。2024年Q2开始,多地因油价上涨已触发平台动态调价机制,平均涨幅8%-12%。但随着合规运力增加和拼车渗透率提升,2025年后价格将回归供需平衡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