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餐饮必须拥抱互联网?
疫情三年把堂食逼到墙角,也让线上订单暴涨。很多老板发现:**不转型就等死,乱转型死得更快**。互联网不是万能药,却是当下餐饮人必须学会的新语言。

餐饮与互联网结合的三大核心场景
1. 外卖平台:从“被动接单”到“主动运营”
外卖平台怎么选?先看数据:美团在一二线城市占六成以上,饿了么在高校与白领区更活跃,抖音团购正在三四线城市猛攻。**选平台=选客群**,别被“独家协议”绑架,多平台并行才能分摊风险。
2. 私域流量:把一次性顾客变终身会员
扫码点餐时顺手加企业微信,结账页弹社群二维码,外卖袋里塞张“进群领霸王餐”卡片。**私域不是拉群,而是做分层**: - 新客发9折券 - 老客推储值卡 - 沉睡客送“回归套餐”
3. 短视频种草:让菜品自己会说话
拍什么?**拍过程比拍结果更诱人**: - 热油浇辣椒的“滋啦”声 - 芝士拉丝30厘米不断 - 顾客吃到第一口时的表情 抖音本地号投100元DOU+,能换来5000次周边曝光,比发传单精准十倍。
---外卖平台怎么选?五维评估模型
维度一:抽佣比例
美团普遍18%-23%,饿了么16%-21%,抖音团购目前仅3%-5%但要求低价。**别只看抽佣,要看到手利润**: - 美团客单价65元,抽佣20%,到手52元 - 抖音客单价45元,抽佣5%,到手42.75元 **低价走量未必赚钱,高客单才是王道**。
维度二:流量分配逻辑
美团按“销量+评分+活动力度”排名,饿了么更看“配送时长”,抖音则赌“内容热度”。**新店想冲榜?** - 美团:前三天做“满25减20”冲销量 - 饿了么:买“准时宝”降低配送时长权重 - 抖音:找本地探店号拍三条视频,投200元抖加
维度三:配送半径
美团专送3公里内,快送5公里但抽佣高;饿了么有“全城送”但超时扣款;抖音团购需自配送。**怎么选?** - 写字楼商圈:专送3公里足够 - 社区店:快送5公里覆盖更多家庭客 - 景区店:自配送+抖音团购,避开平台抽佣

实战案例:一家烧烤店的互联网逆袭
背景:成都某社区烧烤店,月营业额8万,堂食占七成。
第一步:外卖平台差异化运营
美团主打“夜宵套餐”,定价68元(成本32元),配合“买二赠可乐”冲销量;抖音团购推“99元四人餐”,要求到店核销,**把线上流量导回线下**。
第二步:私域锁客
每桌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,自动推送“进群领啤酒券”。群内每天发“今日限量烤生蚝”接龙,**三个月沉淀2000个精准会员,复购率从15%涨到38%**。
第三步:短视频造势
老板亲自拍“炭火烤五花”视频,固定话术:“肥油滴到炭上的声音,才是宵夜的灵魂”。单条视频播放量破80万,直接带来200+桌到店消费。
---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误区一:盲目追求五星好评
**差评才是金矿**:一条“烤韭菜太老”的差评,让老板把韭菜改刀后提前腌制,复购率反而提升。回复差评时加一句“下次来送您一份新品”,**差评用户二次消费率高达47%**。

误区二:把互联网当清仓渠道
某火锅店在抖音卖19.9元代100元代金券,结果全是羊毛党。**正确姿势**:设置“周一至周四可用”“每桌限用一张”,既拉新又保利润。
误区三:忽视线下体验
线上图片再诱人,线下服务拉胯也会翻车。**记住**:互联网放大优点,也放大缺点。扫码点餐的店,必须配“人工应急通道”,**老年顾客不会用手机?服务员直接代下单**。
---未来趋势:餐饮互联网的下一站
AI菜单:根据天气推荐菜品
下雨天自动推送“热汤锅套餐”,高温天推荐“冰镇酸梅汤”。**数据比老板更懂顾客**,美团已开始内测该功能。
预制菜+直播
把招牌菜做成预制包,在直播间卖“回家3分钟复刻门店味”。**广州某茶餐厅靠直播卖预制咖喱鸡,月销30万份,利润比堂食高20%**。
虚拟人IP
用虚拟主播24小时直播外卖窗口,**西安某肉夹馍品牌用“唐妞”虚拟人带货,夜间订单占比从5%涨到22%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