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,全球互联网广告支出首次超越电视广告,成为品牌主最舍得砸钱的渠道。这一年,移动广告占比到底冲到多高?答案是:35.2%。这个数字背后,既藏着BAT的流量战争,也预示着程序化购买与原生广告的全面爆发。下面用问答式拆解,带你还原那一年广告圈的暗流涌动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为什么2015年被称为“移动广告元年”?
很多人把2014年称作移动元年,但真正的分水岭在2015年。
- 设备保有量: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4亿台,中国贡献三分之一。
- 4G普及率:中国4G用户从年初的1亿飙到年末的3.8亿,网速不再是瓶颈。
- 用户时长:QuestMobile报告显示,中国网民日均移动端使用时长首次超过PC端,达到145分钟。
当流量、网速、时长三要素齐备,广告主的钱包自然打开。2015年Q4,移动广告预算环比增速高达62%,远超PC端的7%。
移动广告35.2%的占比,钱都流向了哪里?
1. 搜索广告:百度一家独大
2015年,搜索广告仍占移动广告大盘的42%。百度移动营收占比首次过半,达到53%,关键词“贷款”“游戏”“移民”CPC均价突破20元。
2. 信息流:今日头条弯道超车
今日头条DAU从年初的3000万涨到年末的1.2亿,原生广告收入同比暴涨10倍。其CPM定价在18-25元之间,比门户banner高出3倍。
3. 视频贴片:优酷土豆合并效应
优酷土豆合并后,移动端前贴片广告填充率从65%提升到82%,15秒贴片CPM均价35元,品牌主最爱投“美妆+汽车”两大垂直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程序化购买在2015年占比多少?
答案是:20.7%。虽然比例不高,但增速惊人——2014年仅9%,一年翻了一倍多。
- RTB实时竞价:占程序化交易的61%,ADX平台日均请求量突破100亿次。
- PDB私有程序化:大品牌开始试水,宝洁、联合利华将15%的展示预算转向PDB,确保品牌安全。
- 移动DSP:多盟、有米、力美三家合计占据47%市场份额,激励视频eCPM均值18美元。
2015年互联网广告作弊率有多高?
这一年,全球广告欺诈损失高达63亿美元,中国市场占14%。
- 机器人流量:某些垂直App刷量比例高达30%,工具类最严重。
- 广告堆叠:同一广告位叠放5-8层素材,用户根本看不见。
- SDK劫持:中小开发者嵌入恶意SDK,把展示量导给博彩、金融广告主。
面对乱象,腾讯率先推出“灯塔反作弊系统”,将异常流量识别率提升到92%。
品牌主最关心的三个ROI指标
2015年,CMO们不再只看曝光,而是盯死以下数据:
- 到店率:肯德基与高德合作,通过LBS广告将优惠券核销率提升到12%。
- 下载激活成本:手游行业平均CPI8-12元,仙侠类最高冲到25元。
- 社交裂变系数: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一年,分享率稳定在4.7%,远超微博的1.2%。
2015年的数据给2024年留下哪些伏笔?
回头看,当年的三大趋势如今已成标配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原生内容化: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模式被抖音、快手全面继承,广告即内容。
- 数据围墙花园:BAT各自封闭用户标签,第三方DSP生存空间被压缩。
- 短视频萌芽:秒拍、美拍在2015年试水前贴片,为抖音15秒竖屏广告铺路。
如果说2015年的35.2%是移动广告的“起跑枪”,那么今天超过70%的占比,不过是当年加速度的延续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