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原因_如何查询历年数据

新网编辑 11 0

一、为什么2017年互联网保费突然爆发?

2017年,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,当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875亿元,同比增长71.8%。这一数字为何如此惊人?

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原因_如何查询历年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监管松绑:2015年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》落地,2017年进入红利兑现期,大量持牌机构获准线上销售。
  • 场景渗透:退货运费险、航空延误险等碎片化产品通过电商、OTA平台日均出单千万级,**“小额高频”**成为增长引擎。
  • 技术成熟:人脸识别、电子签名在2017年全面商用,**“投保流程从20分钟缩短至2分钟”**,转化率提升3倍。

二、历年互联网保费数据去哪查?官方渠道全攻略

想获取权威数据?记住这三个入口:

  1. 中国保险业协会官网 → 统计信息 → 年度信息披露 → 搜索“互联网保险市场运行情况报告”
  2. 银保监会政务大厅 → 数据发布 → 保险业经营情况表(附Excel下载)
  3. 第三方数据库:艾瑞咨询《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》、易观千帆APP监测(需付费)

注意:2016年前部分数据缺失,可交叉验证《中国保险年鉴》纸质版第**“财产险业务”**章节。


三、拆解2017年保费结构:谁在赚钱?

1. 渠道占比

渠道类型保费规模(亿元)占比
保险公司自营平台82343.9%
第三方电商平台75240.1%
专业中介代理30016.0%

2. 爆款产品TOP3

  • 退货运费险:年销超50亿单,件均保费0.5元,**“理赔率突破80%仍盈利”**的秘密在于动态定价模型。
  • 百万医疗险:众安尊享e生带动市场,30岁男性年保费从2016年的300元降至2017年的**229元**。
  • 航空意外险:携程渠道销量占全网62%,**“航延险捆绑销售”**贡献交叉销售额47亿元。

四、2017年后的数据变化:三个关键转折点

2018年:银保监会开展“清虚”行动,**“万能险占比从27%骤降至9%”**,互联网人身险增速首次低于20%。

2020年:疫情推动健康险线上化,**“微医保2020年保费收入同比增400%”**,但渠道费用率升至35%(行业平均25%)。

2023年:监管要求**“互联网保险需明示线下服务网点”**,导致部分中小公司退出市场,全年保费增速回落至12%。

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原因_如何查询历年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五、如何自己验证数据真实性?

三步法:

  1. 交叉比对:将行业协会数据与上市公司年报(如众安在线、泰康在线)披露的技术服务费对比,误差超过5%需警惕。
  2. 回溯测试:用百度指数搜索“退货运费险”,2017年峰值与协会公布的出单量曲线重合度达**91%**。
  3. 实地调研:拨打保险公司客服,询问**“2017年某款网红医疗险的续保率”**,若低于60%则可能存在夸大宣传。

六、未来五年,哪些数据值得提前跟踪?

监管风向已变,重点关注:

  • 自营APP月活:平安好车主、中国人寿寿险APP的MAU(月活跃用户)能否突破5000万,决定直销渠道话语权。
  • 长险转化率:2023年互联网重疾险件均保费仅**1800元**,能否通过**“智能核保+分期缴费”**提升至3000元以上?
  • 理赔自动化率:众安2023年车险理赔自动化率已达**85%**,其他公司若低于50%将面临成本劣势。
互联网保险保费增长原因_如何查询历年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