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信为什么必须做互联网转型?
**传统家电天花板已现**:彩电、冰箱、空调等品类销量增速放缓,价格战压缩利润,**硬件一次性收入模型难以为继**。 **用户触点被手机抢占**:年轻人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少,**品牌与用户之间缺乏持续互动**。 **IoT时代窗口期**:智能家居渗透率快速提升,**谁先占领客厅大屏,谁就拥有家庭数据入口**。 自问自答: Q:海信不转型会怎样? A:将沦为代工厂,失去品牌溢价和用户数据,最终陷入低价竞争泥潭。 ---战略框架:一张图看懂“1+3+N”
**1朵云**:海信云脑,统一数据中台,打通电视、冰箱、空调、洗衣机全品类。 **3大平台**: - **聚好看内容平台**:日活超2700万,国内最大互联网电视流量池; - **聚好联IoT平台**:已接入120+品牌、80+品类、2000万+设备; - **聚享购电商平台**:大屏购物GMV年增150%,复购率高于手机端。 **N个场景**:从影音娱乐到智慧厨房、空气管理、家庭安防,**把家电变成场景运营商**。 分割线 **亮点**:所有终端产生的数据回流云脑,AI算法再反哺硬件迭代,形成“越用越懂你”的飞轮效应。 ---落地路径:海信到底怎么干?
1. 硬件入口:先让设备“在线”
- **芯片级联网**:自研Hi-View信芯,集成Wi-Fi/蓝牙双模,**开机即联网率从65%提升到92%**。 - **语音标配**:全品类标配“海信小聚”远场语音,**语音月调用次数突破10亿次**。 - **价格杠杆**:互联网电视子品牌VIDAA,32英寸999元击穿市场,**用低价换入口**。2. 内容运营:把开机率变成留存率
- **联合运营**:与爱奇艺、腾讯、优酷签署“保底+分成”协议,**热门剧集同步更新**。 - **AI推荐**:基于观影时长、搜索关键词、家庭成员画像,**个性化推荐准确率提升40%**。 - **大屏教育**:上线“聚好学”,K12课程覆盖人教版/北师大版,**付费用户年增200%**。3. 生态开放:让别人替海信赚钱
- **SDK开放**: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云脑API,**半年新增300+轻应用**。 - **品牌联名**:与美的、格力打通空调协议,**实现“海信电视喊一声,全屋空调调温”**。 - **收益分成**:开发者拿走70%广告/会员收入,**海信坐收30%平台税**。 ---数据成绩单:转型三年交出什么答卷?
- **互联网收入**:从2019年的3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7亿元,**复合增长率48%**。 - **用户ARPU值**:单电视用户年贡献收入从98元提升到217元,**内容付费占比超60%**。 - **市值表现**:海信视像市盈率从8倍修复至15倍,**资本市场重新按互联网公司估值**。 ---用户最关心的问题:隐私会不会泄露?
自问自答: Q:海信收集那么多家庭数据,安全吗? A: 1. **本地化脱敏**:人脸、声纹数据不上云,**边缘计算直接处理**; 2. **国密算法**:传输层采用SM4加密,**金融级安全标准**; 3. **一键关闭**:设置页可彻底停用语音上传,**物理开关断电麦克风**。 ---未来三年:海信互联网战略的三大悬念
- **能否突破手机依赖**:正在研发“电视版微信”,**实现大屏社交裂变**; - **海外复制是否可行**:欧洲VIDAA系统已预装Netflix/YouTube,**2023年目标激活1000万终端**; - **盈利模式再进化**:测试“硬件订阅”,**用户每月99元租电视,随时换新机**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