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_如何测算

新网编辑 8 0

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安全?为什么它突然成为资本与政策的双重焦点?

工业互联网安全,指的是在OT(运营技术)与IT(信息技术)深度融合的场景下,对工业设备、控制网络、数据平台及供应链进行**端到端的安全防护**。随着“双碳”战略与智能制造的推进,工厂里每一台PLC、每一个传感器都可能成为攻击跳板,于是安全预算从“可选项”变成“生死线”。

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_如何测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全球视角: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到底有多大?

主流机构给出的三组数字

  • Gartner 2024报告:2023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安全支出为97亿美元,预计2027年达到248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20.6%
  • IDC《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跟踪》: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52.4亿元人民币,2026年将突破110亿元
  • 工信部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:到2025年,仅工控安全产业规模就需达到400亿元,其中安全服务占比不低于35%
---

如何拆解“市场规模”四个字?

一问:到底哪些支出被算进“工业互联网安全”?

答:不是买几台防火墙那么简单。统计口径至少包含四层:

  1. 硬件:工业防火墙、可信计算芯片、边缘安全网关
  2. 软件:工控主机卫士、OT漏洞管理平台、ICS蜜罐系统
  3. 服务:风险评估、攻防演练、托管检测响应(MDR)
  4. 合规:等级保护测评、关基保护咨询、数据出境评估

二问:为什么不同机构给出的数字差异高达30%?

答:差异主要来自边界划分汇率换算

  • 有的把工业云安全并入统计,有的则单独列为“云安全”赛道
  • 美元计价时,是否采用购买力平价(PPP),直接影响中国市场的权重
  • 是否计入政府补贴央企内部结算,也会让结果浮动
---

中国市场的三大增长引擎

1. 政策合规:从“推荐”到“强制”

2023年《工控安全防护指南》升级为强制性国标,要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必须完成三级等保。仅此一项,就撬动了12亿元的咨询与整改市场。

2. 勒索软件:让停产成为最贵的成本

2022年某汽车集团因勒索攻击停产72小时,直接损失4.5亿元。此后,头部车企将安全预算从营收的0.3%提升到1.2%,带动产业链同步加码。

3. 数据要素:安全从“成本中心”变成“利润中心”

当工业数据可以入表、可以交易,保护数据就等于保护资产。2024年上海数据交易所首批挂牌的12个工业数据产品,全部捆绑了安全责任险,保费规模超8000万元

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_如何测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测算模型:如何自己算一遍?

步骤一:锁定行业与场景

离散制造为例,先统计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(约4.2万家),再按数字化成熟度拆成三档:

  • 高成熟度(已建工业互联网平台):12%
  • 中成熟度(部分产线联网):45%
  • 低成熟度(仅财务系统上云):43%

步骤二:给每档企业匹配安全单价

成熟度硬件投入(万元)软件投入(万元)服务投入(万元)
320180260
12080150
302050

步骤三:加总并乘以渗透率

高成熟度企业已100%采购安全产品,中成熟度60%,低成熟度20%。最终得出离散制造赛道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68亿元

---

容易被忽视的三个“隐形增量”

  • 工业App安全检测:每上线一款App需通过源代码审计,单价5万~15万元,年检测量超2万次
  • OT安全托管:中小企业倾向购买7×24小时托管,年费30万~80万元,渗透率正以每年8个百分点提升
  • 安全人才外包:一名CISSP+IEC 62443双认证工程师日费率4000元,缺口高达4万人
---

未来五年,哪些变量会再次改写规模?

变量一:AI+安全能否把单价打下来?

如果大模型漏洞挖掘能把一次渗透测试从20人天压缩到2人天,服务价格可能腰斩,但市场规模=单价×数量,低价会刺激中小企业大规模采购,反而推高总量。

变量二:信创替代带来的重新招标

2025年前,所有关基行业必须完成PLC、DCS国产化。新设备需要重新做安全认证,预计带来30亿元的增量测试市场。

变量三:跨境数据流动新规

一旦工业数据出境白名单落地,外资企业需在中国境内建设独立安全域,硬件采购量可能翻倍。

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_如何测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