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互联网巨头有哪些?先给出一张“速查表”
英国互联网巨头并非只有“伦敦金融城”里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,它们横跨电商、金融科技、在线旅游、数字内容、云计算等多个赛道。下面这张速查表帮你一眼锁定:

- Revolut——数字银行独角兽,全球用户超三千万
- Deliveroo——外卖平台,伦敦证券交易所明星
- Wise(原TransferWise)——跨境汇款“价格屠夫”
- Monzo——“网红”移动银行,粉色银行卡出圈
- Ocado——“机器人仓库”驱动的在线超市
- Farfetch——奢侈品电商,总部伦敦,纳斯达克上市
- The Hut Group(THG)——美妆、营养品电商帝国
- Skyscanner——机票比价引擎,被携程收购后仍独立运营
- Darktrace——AI网络安全,剑桥系技术代表
- Improbable——元宇宙底层技术,软银重仓
英国互联网巨头排名:按市值、营收、影响力三维度拆解
1. 市值维度:谁才是“伦敦之光”?
截至最新交易日,**市值突破百亿美元**的英国互联网公司已超五家:
- Revolut:私募估值约450亿美元,稳居第一
- Wise:市值约80亿美元,跨境支付龙头
- Ocado:市值约70亿美元,技术输出+零售双轮驱动
- THG:市值约60亿美元,美妆垂直赛道霸主
- Darktrace:市值约50亿美元,AI安全赛道稀缺标的
2. 营收维度:谁最会“赚钱”?
市值高不一定营收高,**营收TOP3**如下:
- Ocado:2023财年营收超28亿英镑,机器人仓储技术授权费占比逐年提升
- THG:2023财年营收约22亿英镑,旗下Lookfantastic、Myprotein贡献最大
- Deliveroo:2023财年营收约19亿英镑,但仍在亏损收窄中
3. 影响力维度:谁在全球“出圈”?
影响力不仅看数字,更看**用户心智**与**行业话语权**:
- Skyscanner:每月独立访客超1亿,机票搜索“默认入口”
- Farfetch:与Gucci、Balenciaga等头部品牌深度合作,定义奢侈品线上标准
- Monzo:社交裂变式拉新,英国年轻人“人手一张”的银行卡
为什么英国能孕育这些互联网巨头?
1. 监管沙盒:试错成本极低
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(FCA)推出“监管沙盒”,**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在限定范围内快速测试新产品**,Revolut、Monzo、Wise均受益于此。
2. 人才密度:剑桥+牛津+帝国理工
英国高校每年输出**全球密度最高的AI、金融工程、计算机人才**,Darktrace、Improbable的核心算法团队均来自剑桥实验室。

3. 资本接力:从种子轮到二级市场
伦敦证券交易所**允许“同股不同权”**,Deliveroo、THG得以保留创始人控制权;同时,软银、红杉、老虎环球等美元基金在伦敦设有常驻团队。
英国互联网巨头的下一站:全球化还是深耕本土?
1. 全球化:Revolut的“美国梦”
Revolut已在美国、巴西、印度等30多个国家拿到银行或支付牌照,**目标是五年内海外用户占比超50%**。
2. 深耕本土:Ocado的“技术出口”
Ocado不再单纯卖菜,而是把**机器人仓库整套解决方案卖给法国Casino、美国Kroger**,轻资产模式毛利率高达50%以上。
3. 并购整合:THG的“美妆亚马逊”野心
THG通过收购Dermstore、Cult Beauty等垂直电商,**打造从品牌孵化到物流履约的闭环**,未来不排除收购更多欧洲本土美妆品牌。
普通用户如何抓住英国互联网巨头的红利?
1. 投资渠道
- 美股:Wise、Farfetch、THG均已登陆纳斯达克
- 英股:Deliveroo、Ocado、Darktrace在伦敦主板交易
- ETF:iShares MSCI U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F一键打包
2. 使用场景
- 跨境汇款:Wise实时汇率+低手续费,比传统银行省一半
- 日常消费:Monzo的“预算圆饼图”帮你控制支出
- 奢侈品海淘:Farfetch支持支付宝、直邮中国,关税预付
3. 职业机会
英国互联网巨头常年开放**远程岗位**,技术、产品、运营、合规四大类需求最旺;LinkedIn搜索关键词“Remote + 公司名”即可投递。

写在最后:英国互联网巨头的“隐形冠军”
除了上述明星公司,英国还有大量**细分赛道隐形冠军**:
- Checkout.com:支付网关,估值400亿美元,服务Netflix、微软
- Zoopla:房产搜索,每月独立访客超5000万
- Babylon Health:AI问诊,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深度合作
它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,却同样**定义了英国互联网的深度与广度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