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天玑科技工业互联网架构长什么样?
**核心三层:** - **感知层**:工业网关、传感器、PLC,负责毫秒级采集与协议转换 - **平台层**:天玑DMP数据中台,提供流批一体计算、AI模型托管、微服务框架 - **应用层**:设备健康管理、能源优化、数字孪生等SaaS化应用,支持低代码拖拽 **亮点:** - **边缘-云协同**:边缘侧完成80%数据清洗,云端聚焦训练与全局优化 - **开放API**:300+工业协议适配,支持Modbus、OPC UA、MQTT直接接入 ---二、企业最担心的五个问题,天玑怎么解?
**1. 老旧设备怎么联网?** 天玑提供“协议转换盒子”,即插即用,无需停机改造;内置边缘计算芯片,本地完成数据压缩,节省90%流量。 **2. 数据安全如何保障?** - **传输**:TLS双向认证+国密SM4加密 - **存储**:冷热分级,核心数据落本地私有云,非敏感数据上公有云 - **权限**:基于RBAC的细粒度访问控制,操作日志区块链存证 **3. ROI多久能回本?** 以某汽车零部件厂为例: - 部署周期:4周 - 节省能耗:年省电费120万元 - 减少停机:故障预测准确率92%,停机时间下降35% - **投资回收期:11个月** **4. 不会写代码能用吗?** 天玑低代码平台内置200+工业组件,拖拉拽即可生成看板;支持Python脚本扩展,IT与OT人员协同开发。 **5. 后期运维谁负责?** 提供“7×24远程诊断+本地驻场”双模式,故障平均响应时间<30分钟;OTA升级零中断。 ---三、落地路线图:从0到1只需90天
**阶段1:需求梳理(第1-10天)** - 现场调研:设备台账、工艺流程、痛点清单 - 制定KPI:如OEE提升5%、能耗降低8% **阶段2:边缘部署(第11-30天)** - 安装工业网关,打通PLC、DCS、SCADA - 配置边缘规则引擎,实现阈值告警 **阶段3:数据中台上线(第31-60天)** - 建立统一数据模型,消除信息孤岛 - 训练AI模型:振动分析、能耗基线、质量预测 **阶段4:场景应用上线(第61-90天)** - 上线设备健康管理APP,手机扫码即可查看实时状态 - 集成ERP/MES,实现工单自动下发 ---四、真实案例拆解:某锂电材料厂实践
**背景:** - 产线24小时连续运行,窑炉温度波动导致良品率仅87% **实施步骤:** 1. **传感器加装**:在窑炉关键点位布设48个热电偶 2. **模型训练**:利用3个月历史数据训练温度-质量关联模型 3. **闭环控制**:边缘侧实时计算最优PID参数,下发至温控器 **效果:** - **良品率提升至94.2%** - **能耗下降12%,年节约成本超800万元** ---五、未来演进:从单点应用到产业协同
**下一步计划:** - **产业链级平台**:打通上游锂矿、中游材料、下游电池厂数据,实现产能协同 - **碳足迹追溯**:基于区块链记录每批次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,满足欧盟CBAM要求 - **AI大模型**:接入天玑自研工业大模型,支持自然语言交互查询设备异常原因 **技术预研:** - **5G TSN**:实现微秒级时延控制,满足机器人协作场景 - **量子加密**:为跨国数据传输提供未来级安全保障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