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做互联网用户群体分析?
流量红利见顶,**粗放式投放**早已失效。只有先搞清楚“谁在用、为什么用、怎么用”,才能把预算花在刀刃上。自问:不做细分会怎样?答:90%的广告费会被不感兴趣的人滑走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五大维度拆解人群画像
- 人口属性:年龄、性别、城市级别、收入区间
- 行为轨迹:搜索关键词、浏览深度、跳出节点、加购频次
- 兴趣标签:内容偏好、社群话题、互动对象
- 设备环境:机型价位、操作系统、网络类型
- 心理动机:省钱、炫耀、效率、安全感
自问:维度越多越精准吗?答:维度过多会稀释样本,**3-4个强相关维度**即可跑出高置信度模型。
---数据来源与清洗技巧
一手数据
埋点日志、问卷调研、客服记录,**原始度高**但噪声大。
二手数据
第三方DMP、行业报告、公开API,**覆盖面广**却可能失真。
清洗步骤:
- 剔除异常IP与机器人
- 统一时间戳与货币单位
- 补全缺失值:均值、中位数或模型预测
自问:缺失值超过30%怎么办?答:直接删除该字段,避免模型过拟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经典分群模型对比
模型 | 适用场景 | 优点 | 缺点 |
---|---|---|---|
K-means | 连续型变量 | 速度快 | 需预设K值 |
RFM | 电商复购 | 业务解释强 | 忽略行为路径 |
LDA主题 | 文本兴趣 | 无监督 | 主题数难定 |
自问:小样本能用深度学习吗?答:样本<1万时,**传统聚类+业务规则**更稳健。
---落地案例:美妆品牌如何找到“成分党”
背景:预算有限,需锁定高客单价潜力人群。
步骤:
- 抓取小红书“早C晚A”笔记下评论,**NLP提取关键词**“浓度”“耐受”
- 合并天猫旗舰店订单,筛选近90天复购≥2次且客单价>500元
- 用K-means聚类,K=4,最终锁定“科研党”人群3.2万人
- 投放信息流:文案突出“临床数据+皮肤科医生背书”,CTR提升210%
自问:如何验证分群有效?答:A/B测试,**实验组ROI需高出对照组30%以上**。
---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误区一:只看静态标签
用户今天搜“考研”,明天可能搜“公务员”,**兴趣迁移**是常态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误区二:迷信高消费能力
高消费≠高转化,**冲动型用户**退货率可达40%。
误区三:忽略沉默用户
90天未登录的账号,**召回成本**仅为拉新的1/5。
未来趋势:实时人群包
CDP+算法引擎可在毫秒级更新人群包,**“上午看测评,下午推优惠”**成为现实。自问:隐私政策收紧怎么办?答:采用联邦学习,**数据不出域**也能建模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