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现在仍有人担心“互联网红利见顶”?
过去十年,移动互联网把用户规模推至天花板,于是“红利见顶”成了口头禅。但**红利见顶≠机会消失**,只是从“流量红利”转向“效率红利”。
自问:效率红利具体指什么?
答:用AI、云计算、SaaS把存量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(LTV)提升,把获客成本(CAC)降低,这才是下一轮互联网投资的核心逻辑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二、2024-2026年互联网投资的三大主线
1. AI原生应用
- **垂直场景优先**:医疗影像、法律合同、跨境电商客服,这些场景痛点明确,付费意愿强。
- **订阅制+按量计费混合**:降低客户首次决策门槛,后期通过用量扩张收入。
2. Web3基础设施
- **模块化区块链**:把共识层、执行层、数据可用性层拆分,开发者可自由组合,降低部署成本。
- **合规稳定币**:香港、新加坡牌照开放,打通法币与链上资产的合规通道。
3. 产业互联网SaaS
- **从“工具”到“交易”**:先帮工厂管库存,再撮合原料采购,抽佣模式比纯SaaS订阅更性感。
- **数据飞轮**:用得越多,算法越准,客户越离不开,形成护城河。
三、如何挑选优质项目:四维打分模型
把赛道、团队、数据、估值拆成可量化指标,避免拍脑袋。
- 赛道天花板:全球可服务市场(SAM)≥1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速≥20%。
- 团队基因:技术+产业复合背景,CTO在顶级会议发表过论文,COO曾操盘过年营收过亿业务。
- 关键数据:
- 月活环比增速≥15%
- NDR(净收入留存率)≥110%
- 毛利率≥70%
- 估值安全边际:P/S≤10倍,或EV/ARR≤8倍,留出向上空间。
四、早期项目尽调清单:七问创始人
面对面交流时,用以下问题快速验证真伪:
- 你们的**核心技术壁垒**是否已申请发明专利?
- 如果大厂明天复制,你们**三个月内能否拉开一个身位**?
- 过去六个月**客户复购率**是多少?取消订阅的主要原因?
- 请用一句话描述**付费决策人**的KPI。
- 账上现金够烧多久?下一轮融资的**估值锚点**是谁?
- 监管政策变化对收入的**敏感度测试**结果?
- 创始团队**股权分配**是否预留了10%以上的期权池吸引高管?
五、退出路径:并购 vs IPO 谁更香?
2023年美股中概股IPO窗口收窄,并购成了主流退出。
退出方式 | 平均估值倍数 | 周期 | 适合阶段 |
---|---|---|---|
战略并购 | 8-12倍ARR | 6-12个月 | B轮后 |
香港/纳斯达克IPO | 15-25倍ARR | 12-24个月 | 年营收≥1亿美元 |
SPAC | 10-18倍ARR | 6-9个月 | 有盈利预期 |
自问:早期基金如何锁定并购退出?
答:在投资协议里加入**“领售权”**条款,当战略买家出价达到预设IRR时,可强制其他股东一起出售。
六、风险对冲:用可转债+对赌条款降低不确定性
早期项目死亡率高,可用金融工具分散风险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可转债:先以债形式进入,达到下一轮融资条件后转股,享受折扣。
- 对赌条款:若收入未达标,创始团队需以1元价格转让部分股份补偿投资人。
- 优先清算:确保在破产清算时拿回1.5倍本金。
七、未来三年最值得关注的五个细分场景
- AI+跨境电商客服:实时多语言翻译,把客服成本降低60%。
- 数字人直播:24小时不间断带货,MCN机构已验证ROI。
- 隐私计算广告:在不上传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做精准投放,符合GDPR。
- 新能源充电桩SaaS:把充电桩利用率从15%提升到40%,运营商愿意分成。
- 生成式AI合规审计:帮企业检测模型输出是否涉及版权、歧视。
八、给个人投资者的三条实操建议
没有机构资源也能分一杯羹。
- 用**AngelList Rolling Fund**或**国内天使联合跟投平台**,1000美元起投。
- 关注**开源社区活跃度**:GitHub Star增速、Issue响应时间,比PPT更真实。
- 每季度复盘一次:把已投项目按“收入增速、烧钱速度、团队迭代”打分,及时止损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