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锐德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
新网编辑 10 0

特锐德工业互联网,简单来说,就是把高压电气设备、充电桩、储能系统与数字平台深度融合,形成“电力设备+数据服务”的新范式。它既是一套技术体系,也是一种商业模式,让传统制造企业在设备售出后,还能持续获得数据收益和运维增值。

特锐德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特锐德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架构

1.1 三层技术栈

  • 边缘层:在箱变、充电终端内部植入自研T-smart模块,实时采集温度、电流、振动等200+维度数据。
  • 平台层:T-cloud工业PaaS,支持毫秒级数据清洗、AI模型托管、数字孪生渲染。
  • 应用层:面向电网、公交、地产等场景,提供设备健康评估、充电负荷预测、碳排管理等SaaS。

1.2 数据闭环如何跑通?

问:数据从设备到业务价值,需要几步?
答:四步——
1. 边缘计算节点完成本地异常初筛,减少90%无效上传;
2. 平台侧利用时序数据库压缩算法,把原始数据瘦身80%,存储成本直线下降;
3. AI引擎基于历史故障库训练预测模型,提前14天预警变压器绝缘老化;
4. 运维App自动派发工单,工程师带齐备件一次到场,停机时间缩短65%。


二、落地场景拆解:公交充电网络

2.1 痛点直击

传统公交充电站常出现“排队两小时、充电十分钟”的窘境,根因是功率分配静态化,无法根据班次动态调整。

2.2 特锐德解法

  1. 数字孪生预演:在T-cloud里搭建1:1充电站模型,输入历史排班、节假日客流,提前模拟不同策略下的排队长度。
  2. AI功率调度:实时对接公交GPS,预测未来30分钟到站车辆SOC,动态分配360kW与120kW桩,整体利用率提升38%。
  3. 碳账本增值:每度绿电自动生成I-REC国际绿证,公交集团可在碳交易所挂牌,额外收益约0.04元/度。

三、制造业如何复制“特锐德模式”

3.1 四步路径图

阶段关键动作可量化指标
设备数字化加装IIoT网关、定义数据字典关键设备联网率≥95%
平台选型私有化部署T-cloud或混合云数据延迟<50ms
场景试点选1条产线做预测性维护故障停机下降30%
商业闭环推出按使用付费服务包服务毛利率≥40%

3.2 常见坑位提醒

  • 数据所有权模糊:合同里必须写明“原始数据归客户,脱敏分析归平台”,避免后期纠纷。
  • OT与IT节奏错位:产线改造窗口往往只有春节7天,需提前6个月锁定施工队。
  • ROI计算过于乐观:把“节省的人工”折算成收益时,建议按当地最低工资的70%计算,更接近真实可兑现价值。

四、未来三年演进路线

4.1 技术侧

特锐德已启动“无屏站”计划,通过AR眼镜+声纹交互,让运维人员彻底告别手持终端;同时测试量子加密模块,确保跨省充电结算数据不可篡改。

4.2 商业侧

正在把“设备保险”打包进服务合同——如果AI预警后仍发生故障,单次赔偿最高可达设备原值的20%,以此倒逼算法持续优化。


五、企业如何评估自身适配度

自问自答:
Q:年营收多大规模才值得做?
A:设备保有量≥500台或年电费≥2000万元,即可产生足够数据密度,边际成本开始递减。

Q:没有IT团队能行吗?
A:特锐德提供“交钥匙”方案,从传感器安装到BI看板配置全程托管,客户只需派1名电气工程师对接。

Q:数据安全怎么保证?
A:平台通过等保三级+IEC 62443双认证,边缘侧采用国密SM4加密芯片,密钥在产线即烧录,物理不可读出。

特锐德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当工业互联网进入深水区,比拼的不再是单点技术,而是把设备知识转化为数据资产的速度。特锐德用十年高压电气经验证明:只有把“重”的设备做轻,把“轻”的数据做重,才能在这场长跑中持续领先。

特锐德工业互联网是什么_如何落地应用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