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互联网医疗创业仍有机会?
疫情之后,用户对线上问诊、远程监测、处方流转的接受度陡增,但公立医院数字化进程缓慢,**基层医疗资源缺口依旧巨大**。创业者只要抓住“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”,就能在巨头缝隙中找到立足点。

第一步:锁定细分场景,避开同质化
如何发现真实痛点?
- **慢病复诊**:糖尿病、高血压人群每年需多次复诊,线下排队耗时。
- **术后康复**:骨科、肿瘤术后患者需要连续康复指导,却缺少专业跟踪。
- **罕见病用药**:罕见病药品分散,患者跨省购药成本高。
自问:这些场景里,用户最焦虑的是时间、费用还是信息不对称?
自答:慢病患者最焦虑“请假难”,术后患者最焦虑“动作做错”,罕见病患者最焦虑“买不到药”。**把焦虑拆得越细,产品越精准。**
第二步:设计MVP,用最小闭环验证需求
MVP需要包含哪些功能?
- 问诊预约:支持图文+语音,医生端可设置自动回复模板。
- 电子处方:对接一家区域连锁药房,实现同城当日达。
- 健康档案:自动同步用户检验单,医生可调取历史数据。
上线两周,关键指标只看:
- 次日留存率≥35%
- 医生平均响应时长≤5分钟
- 处方支付转化率≥20%
**达不到就砍功能,别盲目加社区、科普等“伪需求”。**
第三步:合规是生命线,如何低成本拿牌?
必须办理的三张牌照
牌照名称 | 办理周期 | 费用区间 | 难点提示 |
---|---|---|---|
互联网医院牌照 | 4-6个月 | 80-150万 | 需线下实体医院合作 |
药品网络销售备案 | 2个月 | 5-10万 | 仓库需GSP认证 |
医疗器械经营许可 | 1个月 | 3-5万 | 二类器械可免临床 |
技巧:先与县级二级医院签订“共建互联网医院”协议,**用医院存量资质换区域独家运营权**,比自己独立申请节省一半时间。
第四步:盈利模式拆解,不靠烧钱也能赚钱
五大现金流来源
1. 问诊分润
向患者收取6-15元/次问诊费,与医生三七分成;复诊用户占比超过60%时,边际成本趋近于零。
2. 处方利差
与药企谈判拿到比零售价低8-12%的供货价,**在医保支付外提供自费优惠包**,毛利可达20%。

3. 会员订阅
年费199元享受无限次图文问诊+全年四次专家视频面审,**续费率做到45%即可覆盖运营成本**。
4. 数据API
经患者授权后,向保险公司输出“用药依从性评分”,每份报告收费2元,**合规且不触碰隐私红线**。
5. 企业健康管理
为中小企业提供员工慢病筛查套餐,按人头收费80元/年,**复购取决于理赔率下降数据**。
第五步:冷启动获客,用“医生IP+社群裂变”
如何零预算找到第一批用户?
- **医生短视频**:邀请三甲医院主治在抖音讲解“高血压用药误区”,主页挂小程序预约。
- **病友社群**:建立“糖尿病早餐打卡群”,每日由营养师点评,**第7天推会员享8折**。
- **企业义诊**:与园区工会合作,免费测血糖+赠送问诊券,**现场转化率达18%**。
关键:把医生当“渠道”,而非“成本”;**医生个人号带来的信任度远高于平台广告。**
第六步:融资节奏与估值逻辑
天使轮看团队,A轮看收入
天使轮(300-500万):出让10-15%股权,**核心证明“医生愿意来、患者愿意付”**。
Pre-A(1000-1500万):需达到月流水50万、毛利率≥30%,**用区域复制模型说服投资人**。
A轮(3000万以上):必须跑通单城市盈利,**单位经济模型中获客成本≤用户生命周期价值/3**。

常见死亡陷阱与自救方案
陷阱1:盲目扩张科室
自救:先深耕单病种,把复诊率做到70%再横向扩展。
陷阱2:补贴换流水
自救:补贴只针对首单,后续用“疗效承诺”代替价格优惠。
陷阱3:忽视医生留存
自救:每月举办线上病例研讨会,**让医生在平台获得学术成长**。
未来三年的机会窗口
医保线上支付放开后,**“处方药外卖”将成为下一个千亿赛道**;同时,AI辅助诊断的准确率突破95%,将大幅降低中小平台的人力成本。创业者现在要做的,是把合规、供应链、医生网络这三块基石打牢,**等待政策与技术双重红利爆发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