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互联网广告到底发生了什么?
那一年,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突破5亿,**程序化购买**开始取代传统人工排期,RTB实时竞价成为热词;微信朋友圈广告还没上线,但微博粉丝通已让品牌尝到**社交裂变**的甜头;百度凤巢升级,**关键词质量度**权重提高,SEO与SEM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。这些变化共同指向一个核心:流量越来越贵,**精细化运营**是唯一出路。

长尾关键词如何选?2013年的实战套路
自问:预算有限,怎样用长尾词抢到精准用户?
自答:先把行业词拆成“痛点+场景+人群”。
- 例:教育行业不要只投“英语培训”,而是“**北京托福周末班**”“**大三出国GRE冲分**”。
- 工具:百度指数+追词+站长工具组合,**搜索量低于500但转化高于5%**的词优先。
- 匹配:短语+否定关键词并用,把“免费”“模板”这类无消费意图的词砍掉。
移动广告怎么玩?三大渠道拆解
1. 百度移动SEM
**出价系数**直接拉到PC端的1.5倍,创意前16个字必须包含卖点,否则展示被截断。
2. 广点通
2013年刚接入微信公众账号广告,**CPC低于0.8元**就能拿到教育、电商类流量,素材用九宫格拼图点击率提升40%。
3. 今日头条(还在内测)
信息流原生广告CPM只要8元,**“标题党+悬念图”**组合,CTR能到3%以上,但落地页加载超过3秒就废。
着陆页如何承接?2013年的A/B测试模板
自问:点击有了,转化却掉链子怎么办?
自答:用“**一页一目的**”原则。
- 版本A:表单+400电话,**首屏只留一个按钮**。
- 版本B:长图文+用户证言,**第三屏插入限时优惠倒计时**。
- 数据:教育行业版本A的转化率比B高27%,但客单价低于B的15%,**最终ROI持平**。

社交广告怎么蹭热点?微博粉丝通案例
2013年《小时代》上映当天,某美妆品牌投放“**顾里同款口红**”关键词,**CPC从1.2元涨到4元**,但转化率同步涨到12%。
操作细节:
- 文案用“**明星+限量+倒计时**”三段式。
- 配图采用电影剧照+产品拼图,**避免版权风险**。
- 落地页用微博橱窗,**减少跳转**。
数据追踪的黑科技:2013年还能这么玩
当时Google Analytics刚推出**Universal Analytics**,国内用百度统计+CNZZ组合:
- **事件追踪**:把“点击客服”“播放视频”设为转化目标,**跳出率直降20%**。
- **跨屏归因**:用UTM参数区分PC与移动,发现**30%的订单先移动后PC**。
- **热图工具**:CrazyEgg刚有中文版,**首屏按钮放左边比右边点击高35%**。
预算分配的黄金比例
以月预算10万为例:
- **SEM占50%**:品牌词20%、竞品词10%、长尾词20%。
- **信息流30%**:广点通15%、今日头条10%、微博粉丝通5%。
- **测试池20%**:新渠道、新素材、新落地页,**每周淘汰后10%的低效单元**。
2013年的坑,2024年别再踩
- **盲目追求CTR**:当年某游戏客户用擦边图把CTR做到8%,结果**注册成本翻3倍**。
- **忽略加载速度**:移动页超过2秒,**每多1秒流失率涨20%**。
- **不盯实时数据**:RTB环境下,**预算可能在1小时内烧光却无转化**。
给当下从业者的三点启示
1. **流量红利会消失,但人性不变**:2013年靠“限时限量”有效,今天依旧。
2. **技术迭代越快,基本功越值钱**:关键词、落地页、数据追踪,**十年前的逻辑今天仍然成立**。
3. **测试速度决定生死**:当年一周测3套创意算快,现在**一天不测3套就被甩下**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