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三五”规划为何把互联网支付列为重点?
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中,**“推动互联网支付等新兴金融业态规范发展”**被写入现代金融体系篇章。原因有三:

- **普惠金融**:互联网支付让偏远地区也能享受与城市同等的金融服务。
- **数字经济底座**:移动支付是电商、O2O、共享经济的“水电煤”。
- **监管升级**:通过牌照、网联平台、反洗钱系统,把游离在灰色地带的第三方支付纳入央行视野。
五年里,互联网支付到底改变了什么?
1. 用户习惯:从“刷卡”到“刷手机”
2015年,线下扫码支付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%;2020年,这一比例**突破50%**。问:为什么普及这么快?答:补贴大战+场景下沉。微信、支付宝用红包、满减把用户从一线城市“烧”到县城菜摊。
2. 商业模式:支付即流量,流量即金融
五年间,支付机构不再靠手续费赚钱,而是:
- **沉淀资金**:备付金利息曾是“躺赚”收入,2019年全额缴存央行后,转向理财、保险代销。
- **数据变现**:消费数据反哺信贷,花呗、借呗规模**超万亿**。
- **跨境支付**: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扫码付中国游客,单量年增**120%**。
3. 技术迭代:二维码只是过渡,刷脸才是未来
“十三五”期间,支付技术经历了:
- 2016:二维码标准统一,银联、央行先后发布码制规范,终结“一柜多码”。
- 2018:刷脸支付商用,支付宝“蜻蜓”、微信“青蛙”抢占线下收银台。
- 2020:数字人民币试点,深圳、苏州红包测试,离线“碰一碰”支付成为现实。
监管如何既防风险又促创新?
自问:支付机构会不会“大而不能倒”?自答:央行用三张牌化解系统性风险。
牌照收紧:从“增量”到“存量”
2011年首批27张支付牌照,到2020年**只减不增**,注销合并达33家。**“一照难求”**让牌照市场价从5亿飙到30亿。

备付金集中存管
2017年起,客户备付金比例从20%逐步提升到100%,**切断支付机构挪用资金**的灰色通道,每年减少利息收入超百亿。
断直连与网联平台
2018年6月30日,所有第三方支付**切断与银行直连**,交易通过网联清算。结果:资金流向透明,央行可实时监测洗钱、诈骗。
小微商户如何抓住政策红利?
“十三五”期间,央行三次降费:2016年刷卡手续费下调、2018年条码支付优惠、2021年小微商户支付手续费再降10%。**怎么做最省钱?**
- 选聚合码:一码支持微信、支付宝、云闪付,费率**0.2%封顶**。
- 用数字人民币:目前试点城市商户**零手续费**,实时到账。
- 申请“支付+SaaS”:部分服务商赠送库存管理、会员营销系统。
数字人民币会给互联网支付带来什么冲击?
问:支付宝、微信会被颠覆吗?答:不会,但角色会变。
钱包层:双离线支付是杀手锏
手机没网、没电也能“碰一碰”转账,**解决地下停车场、山区信号弱场景痛点**。
运营层:银行重回C位
数字人民币由央行直接负债,**支付宝、微信从“账户方”降级为“钱包运营方”**,盈利模式转向技术服务费。
国际层:绕过SWIFT
2022年北京冬奥会,境外游客可用数字人民币App直接消费,**无需绑定国内银行卡**,为跨境支付提供新范式。
未来五年,互联网支付还有哪些机会?
“十四五”规划虽未出台,但结合央行金融科技三年规划,可预判三大方向:
- 物联网支付:汽车ETC无感加油、冰箱自动下单牛奶,支付入口从手机扩展到万物。
- 跨境支付区块链化: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已连通香港、泰国,未来**秒级清算、7×24小时**。
- 支付数据分级开放:经用户授权,税务、社保可调用支付流水,**小微企业贷款审批从3天缩至3分钟**。
给从业者的三点忠告
1. **别只盯费率**:支付已从工具变生态,叠加SaaS、金融、广告才有利润空间。
2. **合规先行**:反洗钱、数据安全处罚金额逐年上升,2021年某头部机构被罚**29亿**。
3. **提前布局数字人民币**:试点城市商户接入越早,后期政策红利越大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