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零售业如何提升客流量_超市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

新网编辑 4 0

为什么客流增长停滞?先看清三大隐形门槛

超市老板最常抱怨的一句话是:“促销做了、广告投了,客流还是不见起色。”问题到底出在哪?
- 门槛一:商圈半径被线上无限放大,三公里外的消费者被社区团购、前置仓截胡;
- 门槛二:价格敏感型客群被折扣店、会员店虹吸,传统大卖场失去价格锚点;
- 门槛三:年轻家庭“到店动机”消失,缺的不是商品,而是“值得跑一趟”的理由。
自问自答:这三道门槛能靠打折解决吗?显然不能,必须用数字化手段重构“到店理由”。

超市零售业如何提升客流量_超市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数字化第一步:把“到店理由”数据化

与其盲目发券,不如先回答:顾客为什么愿意来?
- 热区动线追踪:在店内布置Wi-Fi探针+AI视觉,记录顾客停留超过30秒的货架,发现“高黏性品类”;
- 会员标签细分:把会员分为“高频高客单”“低频高客单”“薅羊毛型”,针对不同人群推不同权益;
- 时段需求洞察:上午10点前的客群以退休老人为主,下午4点后是宝妈接娃顺带买菜,晚上8点是加班族补货。
自问自答:有了这些数据,促销还只能全场八折吗?不,可以精准到“周三上午鸡蛋第二件半价,只推给退休会员”。


数字化第二步:把“场”变成“内容”

传统超市卖的是商品,数字化超市卖的是内容+即时满足
- 直播+到店核销:抖音本地生活直播卖99元波士顿龙虾套餐,顾客凭二维码到店自提,顺带逛酒水区;
- 电子价签+动态定价:临期商品倒计时降价,电子屏实时显示“剩余2小时降价30%”,刺激冲动消费;
- AR寻宝游戏:小程序地图指引顾客到指定货架扫码集印花,集满换免费停车券。
自问自答:这些玩法成本高吗?单店一次性投入约8万,但能把日均客流从1200人拉到1800人,三个月回本。


数字化第三步:把“供应链”变“需求链”

很多超市死在库存,数字化要让库存跟着需求跑
- 前置仓+店仓合一:把门店后仓改造成线上订单履约中心,30分钟达覆盖半径从3公里缩到1.5公里,履约成本降40%;
- AI销量预测:根据天气、节假日、社区活动自动调整订货量,草莓过去损耗率15%,现在降到5%;
- 柔性陈列:早高峰把早餐、鲜奶放黄金位置,晚高峰换成啤酒、预制菜,货架像“变形金刚”。
自问自答:这些系统需要自建吗?中小超市可直接接入第三方SaaS,年费不到传统ERP的三分之一。


数字化第四步:把“会员”变“合伙人”

最省钱的增长方式是让顾客帮你拉客
- 社区团长裂变:招募小区宝妈做团长,分享专属小程序码,每拉新一单返5%佣金,半年新增5000名付费会员;
- UGC内容激励:顾客在小红书发“超市隐藏好物”笔记并@门店账号,可领5元无门槛券,单条笔记带来200+到店;
- 付费会员分级:199元年卡享全年免费洗车+每月1次牛排加工服务,续费率高达72%。
自问自答:这些玩法会不会扰乱价格体系?关键在于权益差异化,付费会员享受的是“服务溢价”而非“商品折扣”。


避坑指南:90%超市数字化死在四个误区

误区一:把上线小程序当成数字化——没有数据回流的小程序只是电子海报;
误区二:盲目学盒马做餐饮化——社区店强行加现制现售,坪效反而下降30%;
误区三:一次性投入过大——先选1-2个高频品类做试点,跑通模型再复制;
误区四:忽视员工培训——收银员不会推会员码,所有系统等于零。
自问自答:怎么判断数字化是否见效?盯住三个指标:会员复购率、线上订单占比、库存周转天数,三项同时改善才算成功。

超市零售业如何提升客流量_超市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未来趋势:超市的终极形态是“社区枢纽”

当数字化基建完成后,超市将不再只是卖菜的地方。
- 政务服务接入:门店设置社保自助机,每月带来3000名固定客流;
- 银发经济场景:上午时段开设老年健康检测站,测血压送鸡蛋,顺带推销低盐食品;
- 即时零售融合:美团闪购、抖音小时达同步接单,门店变成“城市冰箱”。
自问自答:这些场景需要多大面积?80-120平的社区精选店即可承载,关键在于高频刚需+数字化弹性

超市零售业如何提升客流量_超市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怎么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