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电缆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?
2016年,中国电缆行业在“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”的大背景下,整体产量增速首次跌破5%,但高端特种电缆却逆势增长15%以上。“量减质升”成为年度关键词。原材料铜价全年振幅高达30%,倒逼企业加速期货套保与合金导体研发;同时,国家电网集中招标金额突破4300亿元,高压、超高压电缆需求持续放量。

需求端:谁在拉动2016电缆消费?
1. 电网投资仍是最大引擎
国家电网“六交八直”特高压工程集中投运,带动220kV及以上高压电缆招标量同比增长21%。特高压交流线路平均每公里需电缆12吨,直流线路更高达18吨,远高于传统输电线路。
2. 新能源配套异军突起
- 光伏领域:2016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34GW,对应1.5kV直流光伏电缆需求约9.6万公里;
- 风电领域:海上风电抢装潮使耐扭曲风能电缆采购量同比翻番;
- 充电桩:全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0.7万个,液冷大功率充电电缆成为技术热点。
供给端:产能出清与集中度提升
2016年,全国电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年初的3784家缩减至年末的3521家,亏损面扩大至18.7%。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,而亨通、宝胜、远东等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产能扩张,CR10市占率由2015年的21%提升至26%。
技术升级三大方向
- 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国产化:突破500kV电缆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;
- 铝合金导体应用加速:在低压建筑布线领域替代率已达35%;
- 智能制造试点:江苏某头部企业建成行业首条“数字孪生”生产线,人均产值提升40%。
出口市场:2016年哪些区域增长最快?
尽管全年出口额仅微增2.3%,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占比首次突破50%。东南亚电力基础设施缺口带来中压电缆订单激增;中东光伏项目推动双层阻燃光伏电缆出口量价齐升;值得注意的是,欧洲市场对无卤低烟电缆的认证要求倒逼国内企业升级环保体系。
价格与利润:铜价波动下的生存法则
2016年LME铜三月期货价格从1月的4370美元/吨飙升至11月的5960美元/吨,电缆企业普遍采用“闭口价+浮动铜价”模式转嫁风险。行业平均毛利率维持在12%-15%,但高压海缆因技术壁垒毛利率高达35%以上。期货套保、长单锁铜、合金替代成为三大对冲手段。
政策与标准:2016年哪些新规改变游戏规则?
- GB/T 12706新版:首次将B1级阻燃要求纳入中压电缆强制条款;
- 工信部《电线电缆行业规范条件》:设定企业最低产能与研发投入门槛,淘汰落后产能超200万吨;
- 环保督查“回头看”:京津冀地区PVC电缆料企业限产30%,推动交联料与PE料替代。
未来电缆市场趋势:2017及以后看什么?
1. 需求结构高端化
到2020年,特高压、海上风电、核电三大领域将贡献电缆行业40%以上的增量需求。其中,±1100kV特高压直流电缆与66kV海上风电耐盐雾电缆将成为技术制高点。

2. 原材料革命
铜价长期高位运行将加速铜包铝、铜镁合金、石墨烯复合导体的产业化应用,预计2020年替代比例可达8%-10%。
3. 商业模式创新
从卖产品到卖“输电系统解决方案”,EPC总包+运维服务模式已在国网、南网试点,单个项目合同金额提升3-5倍。
企业如何穿越周期?
自问:中小企业还有没有机会?
自答:聚焦细分赛道。例如,专注机器人用高柔性拖链电缆的某浙江企业,2016年净利润增长60%;绑定大客户,通过参与国网联合研发获取稳定订单;布局海外认证,提前拿下UL、TÜV、BASEC等“通行证”以应对出口门槛提升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