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钢贸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?
2017年,钢贸行业经历了“史上最严”环保督查、地条钢出清、期货价格剧烈波动、库存周期缩短四大变量。很多老钢贸人感叹:“这一年赚的钱抵得上过去三年,亏起来也能把五年利润赔光。”

政策高压:地条钢出清与环保限产双杀
地条钢产能1.2亿吨被强制关停,导致长材供应瞬间收缩,螺纹钢吨价从年初的2900元一路飙升至11月的4800元。与此同时,“2+26”城市采暖季限产把高炉开工率从85%打到55%,进一步放大了供给缺口。
- 中小钢厂因环保不达标被迫停产,**货源向大型钢厂集中**。
- 钢贸商拿到货的门槛提高,**预付款比例从20%升至50%**。
- 价格传导速度加快,**一周调价三次成为常态**。
需求端:房地产与基建谁更给力?
2017年1-10月,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5.6%,而基建投资增速高达15.4%。基建用钢量占比首次突破40%,成为钢价坚挺的核心支撑。
自问:为什么2017年钢贸商普遍感觉“工地要货急”?
自答:因为PPP项目集中开工,**资金到位率超过80%**,导致螺纹钢、盘螺出现“抢货”行情。
钢贸商盈利模式:从搬砖到金融化
1. 传统“搬砖头”还能赚吗?
单纯赚差价的模式在2017年遭遇挑战。钢厂旬度定价+后结算让钢贸商库存风险陡增,很多公司吨钢毛利不足50元。
2. 期现结合成为主流
华东某年销量200万吨的贸易商透露:
- **70%库存做套保**,螺纹1801合约贴水200元时做空;
- **30%库存赌旺季**,在11月需求超预期时平仓获利。
全年综合吨钢利润达到120元,比传统模式高出2.4倍。

3. 托盘业务的红与黑
部分国企背景的钢贸商利用资金优势,以年化12%的成本向中小贸易商提供托盘。行情上涨时,托盘方稳赚2%-3%月息;行情下跌时,质押物价值跌破警戒线,强制平仓引发踩踏。
库存周期:为什么2017年冬储不再疯狂?
2016年冬储亏损的记忆犹新,2017年钢贸商普遍把库存周期压缩至15天以内。Mysteel数据显示,2017年12月全国螺纹钢社会库存仅320万吨,同比大降28%。
自问:低库存会不会导致2018年春节后暴涨?
自答:概率不大。因为钢厂直供比例已升至65%,社会库存蓄水池功能弱化,价格波动更依赖钢厂排产节奏。
区域分化:华东与华南的冰火两重天
区域 | 主导因素 | 2017年均价(HRB400 20mm) | 与全国价差 |
---|---|---|---|
华东 | 环保限产+出口回流 | 4350元/吨 | +150元 |
华南 | 北材南下冲击 | 4100元/吨 | -100元 |
华南钢贸商抱怨:“11月东北资源集中到港,一天到货30万吨,价格比本地低80元,根本卖不动。”
资金链:银行抽贷与民间高息的博弈
2017年银监会严查“重复质押”,钢贸行业授信额度缩水30%。某股份制银行要求:

- 新增业务必须追加不动产抵押;
- 库存质押率从70%下调至50%;
- 利率上浮30%-50%。
倒逼钢贸商转向民间借贷,月息2分成为常态,资金成本直接吞噬利润。
未来展望:2018年的三大悬念
悬念一:电弧炉产能释放节奏
已公示的电弧炉产能超过4000万吨,若全部投产,螺纹钢成本支撑将下移至3200元。
悬念二:出口回流压力
2017年钢材出口同比下降30%,东南亚对中国螺纹钢反倾销税高达30%,内贸竞争加剧。
悬念三:下游需求拐点
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已连续3个月回落,2018年基建投资能否对冲地产下滑?
给钢贸商的生存建议
1. 建立钢厂直发+第三方仓储双通道,降低库存资金占用;
2. 用基差贸易替代传统锁价,例如“螺纹1805合约+150元”的报价方式;
3. 参与钢厂产能预售,提前锁定3个月后资源,规避暴涨暴跌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