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石墨烯企业有哪些?一张名单帮你快速锁定
想在深圳找靠谱的石墨烯供应商,先记住这三类主体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上市公司:贝特瑞(835185)、烯旺科技(834063)——前者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前三,后者拥有石墨烯发热膜专利池。
- 国家级实验室衍生企业:清华—伯克利深圳学院孵化的“墨睿科技”、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背景的“深瑞墨烯”。
- 隐形冠军:专攻导热膜的“瑞华泰”、做防腐涂料的“鹏威新材”,年营收已过亿却低调潜行。
石墨烯在深圳的应用场景:为什么偏偏是这座城市?
场景一:消费电子散热,华为、荣耀背后的“降温黑科技”
疑问:手机越做越薄,热量往哪散?
答案:石墨烯导热膜已批量用于Mate系列,厚度仅0.3 mm,导热系数却是不锈钢的10倍。深圳拥有全国最完整的手机供应链,从模切到贴合,48小时内可完成打样。
场景二:新能源汽车电池,比亚迪的“快充秘籍”
比亚迪刀片电池正极添加**石墨烯导电剂**,充电倍率从1C提升到4C,10分钟补能50%。关键原料来自坪山“星聚宇”工厂,距离比亚迪总部车程15分钟,物流成本直降30%。
场景三:远洋船舶防腐,盐田港的“五年不锈”试验
盐田港集团联合“鹏威新材”在集装箱表面涂装石墨烯改性环氧富锌底漆,盐雾试验突破5000小时,传统涂料仅2000小时。按全球第三大港吞吐量计算,每年可减少维护停工损失超2亿元。
深圳石墨烯产业链全景图:从矿石到终端只需三步
- 原料端:贝特瑞在惠州自建石墨矿,年提纯1万吨高纯石墨,纯度99.95%,通过盐田港海运至深圳。
- 制备端:清华团队开发的**等离子体裂解法**在光明区量产,单层率>90%,成本降至1元/克。
- 应用端:龙华区聚集了200余家模切厂,可将石墨烯膜加工成任意形状,最快4小时交货。
投资人与创业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问题1:技术门槛到底有多高?
专利壁垒集中在**CVD设备**和**转移工艺**,深圳企业通过“产学研”模式破解:墨睿科技与清华共建实验室,共享67项核心专利,初创公司可付费授权,避免重复研发。
问题2:政策补贴怎么拿?
2024年深圳市科创委新规:石墨烯项目按研发投入30%补贴,最高800万元。关键要满足两条——在本地产业化且采购本地设备,光明区额外追加20%设备补贴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问题3:下游客户如何快速验证?
深圳电子产业带提供“小批量快反”通道:50片石墨烯加热膜打样价仅500元,3天可送至客户实验室。对比长三角,时间缩短一半。
未来三年值得关注的三大趋势
- 医疗传感器:南山医院已试用石墨烯心电图贴片,灵敏度提升5倍,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破10亿元。
- 半导体散热:中芯国际深圳厂测试石墨烯增强散热片,解决3nm芯片热点问题,2025年或成标配。
- 氢能储运:深圳能源集团试验石墨烯涂层高压储氢瓶,减重40%,助力大湾区氢能走廊建设。
给从业者的三点实战建议
1. 选赛道比选技术更重要:消费电子散热已进入红海,船舶防腐、氢能储运仍是蓝海。
2. 绑定大客户做定制开发:比亚迪、华为等头部企业每年释放数十亿元订单,优先服务其痛点需求。
3. 利用深圳“飞地政策”:在汕尾、深汕合作区设厂,享受土地成本降低60%的同时,仍算深圳产值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