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格力电器的行业地位到底稳不稳?
空调仍是格力最核心的现金牛,2023年国内家用空调销量中,格力市占率约33%,连续二十余年保持第一。但市场已出现“天花板”迹象,**存量换新**取代“增量扩张”成为主旋律。格力通过两条路径稳固地位:

- 高端化:推出“至尊”“明珠”系列,单价突破万元,**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8个百分点**。
- 下沉市场:依托“格力专卖店+县级经销商”网络,覆盖90%以上县城,**乡镇市场贡献营收增速达18%**。
二、多元化业务是“救命稻草”还是“烧钱黑洞”?
1. 生活电器板块
2023年生活电器收入92亿元,同比增长15%,但**仅占公司总营收7%**。核心单品晶弘冰箱、大松小家电在细分品类市占率均未突破5%,**品牌认知仍停留在“空调”标签**。
2. 新能源与装备
格力钛新能源客车2023年销量仅两千余辆,**产能利用率不足30%**;智能装备业务虽切入比亚迪、富士康供应链,但**订单规模不足10亿元**,短期内难成支柱。
三、格力vs美的、海尔:技术护城河有多深?
三家研发费用率均维持在3%-4%,但**格力专利集中度最高**:
- 空调压缩机专利数量是美的1.7倍,**变频控制算法专利授权量行业第一**。
- 独有的“双级增焓”技术,实现零下35℃稳定制热,**北方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12个百分点**。
然而,**智能化场景布局落后**:美的已接入华为鸿蒙生态,海尔三翼鸟场景方案客单价超20万元,而格力“零碳健康家”仍停留在单品联动阶段。
四、渠道变革:砍掉省代后,经销商还忠诚吗?
2020年开启的“新零售”改革,将线下三级渠道压缩为“总部-零售商”两级,**渠道费用率从12%降至6%**。但副作用显现:

- 中小经销商利润被挤压,**2023年专卖店数量净减少800家**。
- 线上份额仅28%,**低于美的的45%**,直播带货依赖董明珠个人IP,可持续性存疑。
五、海外市场:为什么总在“第三世界”打转?
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仅14%,**80%来自中东、拉美等价格敏感市场**。核心障碍:
- 本土化不足:在欧美市场缺乏符合Energy Star认证的产品,**美国市占率不足2%**。
- 产能布局滞后:越南基地2024年才投产,**比美的晚了整整7年**。
六、未来五年,格力靠什么重回高增长?
1. 储能赛道押注
2024年推出“光伏直驱”储能空调,**目标三年内在工商业储能拿下10%份额**,但需面对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的挤压。
2. 零部件外供
凌达压缩机已外供给奥克斯、小米,**2023年外销收入达45亿元**,若开放电机、电容等核心部件,规模有望翻倍。
3. 二手空调回收
联合爱回收建立“以旧换新”闭环,**单台旧机拆解利润超200元**,预计2025年贡献50亿元营收。
七、投资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
Q:格力的高分红能持续吗?
A:2023年分红率48%,账上现金超1200亿元,但**新能源业务若持续亏损,2026年后分红或降至30%**。

Q:董明珠退休后的战略会不会变?
A:接班人梯队已现端倪,**副总裁邓晓博主导数字化改革,技术派望靖东掌控研发**,但“去董明珠化”可能引发渠道动荡。
Q:股价为什么长期破净?
A:市场给予传统制造业5倍PE,**若储能业务独立上市,估值体系或重构至15倍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