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格局:全球销量与区域占比
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460万辆,同比增长35%。其中,中国独占62%,欧洲18%,北美12%,其余地区合计8%。
自问:为何中国能占据六成以上?
答:政策补贴、充电网络密度、本土供应链完整度三大因素叠加,形成滚雪球效应。

品牌座次:TOP10企业份额变化
1. 比亚迪:从追赶者到领跑者
- 2023年全球份额18.4%,较2022年提升5.2个百分点
- 海外销量首次突破24万辆,欧洲与东南亚贡献最大增量
2. 特斯拉:守擂者的焦虑
- 全球份额17.8%,同比下滑1.9个百分点
- Model 3与Model Y价格下调8%-12%,仍难阻份额流失
3. 大众集团:传统巨头的反击
- ID.系列在欧洲市占率14%,但在中国仅3%
- MEB平台成本较2022年下降15%,2024年将推出2万美元入门级车型
技术路线:纯电与插混的拉锯战
2023年纯电(BEV)占71%,插电混动(PHEV)占29%。但增速出现分化:
- 纯电增速31%
- 插混增速47%
自问:插混为何突然加速?
答:油价波动、续航焦虑、政策过渡期三重刺激,尤其在中国与欧洲市场,插混成为“油转电”的折中选择。
供应链暗战:电池与芯片的份额争夺
电池装机量TOP5
- 宁德时代34%
- 比亚迪16%
- LG新能源14%
- 松下9%
- SK On7%
宁德时代通过磷酸铁锂与CTP 3.0技术,将成本拉低至60美元/kWh,比日韩系低12%。
芯片国产化率
中国车规级MCU国产化率从2022年的8%提升至2023年的19%,比亚迪半导体、地平线、黑芝麻智能三足鼎立。
用户画像:谁在买?买什么价位?
中国:
- 一线城市增换购占比58%,偏好25-35万元中高端车型
- 三四线城市首购占比65%,偏好10-15万元紧凑型
欧洲:
- 环保政策驱动,企业采购占比42%
- 家庭第二辆车场景下,小型纯电份额高达37%

2024年预测:三大变量决定座次
变量一: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补贴细则
若韩系电池厂被排除在补贴外,现代起亚份额可能下滑3-5个百分点,特斯拉与福特受益。
变量二:中国插混退坡节奏
若2025年取消插混绿牌,比亚迪DM-i系列销量或面临20%冲击,纯电占比将被迫提升。
变量三:钠离子电池量产进度
宁德时代预计2024Q4量产160Wh/kg钠电池,若成本降至40美元/kWh,A00级车型将大规模切换,改写低端市场格局。
投资启示:份额背后的估值逻辑
资本市场不再只看销量增速,而是份额质量:
- 单车净利>5%:特斯拉、比亚迪
- 技术溢价>10%:宁德时代(麒麟电池)、英伟达(Orin芯片)
- 区域垄断溢价:Stellantis在南欧22%份额,享受1.8倍PS估值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