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科检查到底查什么?一张清单帮你拆解
很多人拿到体检单都会问:内科检查项目有哪些?其实,内科体检并非“拍个片子、抽个血”那么简单,它更像是一次全身系统的“问诊+触诊+听诊+实验室筛查”。下面把常见项目按系统拆分,方便你对号入座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循环系统:血压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、BNP(心衰指标)
- 呼吸系统:胸片/低剂量CT、肺功能、血氧饱和度
- 消化系统:腹部彩超、肝功能、乙肝两对半、胃功能三项、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
- 内分泌与代谢: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、甲功五项、血脂四项、尿酸
- 泌尿与肾脏:尿常规、肾功能三项、泌尿系彩超
- 血液与免疫:血常规、肿瘤标志物(AFP、CEA、CA19-9等)、免疫球蛋白
内科检查前注意事项:别让“小疏忽”毁了报告
1. 饮食篇:空腹多久才够?
空腹8-12小时是黄金标准,但不同项目要求略有差异:
- 血脂、血糖:至少空腹10小时,否则甘油三酯可飙升30%
- 肝功能:前一天忌油腻、酒精,避免转氨酶假性升高
- 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:空腹+停用抗生素4周,抑酸药2周
2. 药物篇:哪些药必须停?
自问自答:降压药能不能吃?
短效降压药(如硝苯地平片)体检当日清晨可舌下含服半片,长效制剂(如缬沙坦)正常服用,避免血压骤升。
- 降糖药:口服药当日暂停,胰岛素可减量,防止低血糖
- 甲状腺素:抽血后再服,避免TSH被抑制
- 阿司匹林:若仅做常规化验无需停药,如需做胃镜需提前7天停用
3. 运动与作息篇:熬夜健身会“造假”
剧烈运动后肌酸激酶(CK)可升高5倍,熬夜会让皮质醇飙高。建议:
- 体检前48小时避免长跑、HIIT等高强度运动
- 晚上11点前入睡,保证7小时睡眠
特殊人群加做项目:别漏掉这些“隐藏菜单”
长期吸烟者
低剂量胸部CT+肺癌七种自身抗体检测,可提前发现早期腺癌。
40岁以上女性
在基础套餐上加乳腺彩超+宫颈TCT+HPV分型,内分泌科建议同步查AMH评估卵巢储备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肥胖或脂肪肝人群
加做肝脏弹性检测(FibroScan),量化脂肪变与纤维化程度,比彩超更精准。
报告解读常见误区:这些“箭头”其实不用治
误区1:尿酸高=痛风?
男性尿酸>420μmol/L才诊断高尿酸血症,无痛风症状且<540μmol/L可暂不服药,先低嘌呤饮食+碱化尿液。
误区2:窦性心律不齐=心脏病?
年轻人迷走神经张力高,吸气时心率加快、呼气时减慢属生理性,无需治疗。
误区3:肿瘤标志物升高=患癌?
CEA轻度升高可见于吸烟者、胆道梗阻;CA125在月经期、盆腔炎时也会假阳性,需结合影像动态观察。
如何与医生高效沟通?三句话模板
- “我本次体检最担心的异常指标是**和**,请问下一步是做复查还是专科就诊?”
- “我目前服用**药物,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时间?”
- “我的家族有**病史,是否需要增加针对性检查?”
体检后多久复查?一张时间表告诉你
| 异常指标 | 首次复查时间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血压≥140/90mmHg | 1周内 | 非同日3次测量取均值 |
| 空腹血糖6.1-6.9mmol/L | 2周 | 同步做OGTT试验 |
| 肝酶ALT 2-3倍上限 | 1个月 | 排除脂肪肝、药物因素 |
| 肺结节<5mm | 12个月 | 低剂量CT随访 |
把体检变成习惯:三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
第一步:电子化存档
将历年报告扫描成PDF,按年份命名,上传至加密云盘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第二步:建立趋势图
用Excel把体重、血压、血糖、血脂四项做成折线图,一眼看出波动。
第三步:设置提醒
在手机日历设置下次体检日期,提前两周推送“饮食清淡、停药清单”备忘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