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?整体呈现“筑底缓升、城市分化”格局,核心城市成交量有望温和回暖,但多数三四线城市仍处去库存阶段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政策风向:从“托而不举”到“精准滴灌”
问:今年调控会不会全面放松?
答:不会。中央层面继续强调“房住不炒”,但**工具箱已转向“因城施策、一区一策”**。具体表现为:
- **限购松绑**:杭州、成都等强二线城市局部取消或缩短社保年限;
- **利率下探**: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已降至3.8%—4.0%,历史低位;
- **城中村改造**:21个超大特大城市获专项借款,预计撬动万亿级投资。
分割线
值得注意的是,**政策传导存在“时滞”**,从放松到成交反弹平均需要3—6个月。
供需结构:谁在买房?谁在观望?
问:刚需和改善谁更积极?
答:**改善需求率先回暖**。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4年一季度120㎡以上户型成交占比升至38%,较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。
刚需画像
- 年龄:25—35岁
- 预算:总价150万以内
- 痛点:首付凑不齐、二手房议价空间不足
改善画像
- 年龄:35—45岁
- 预算:总价300—600万
- 痛点:卖一买一周期拉长、学区资源重新洗牌
分割线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开发商因此调整推盘节奏:**核心区大户型“小步快跑”,郊区刚需盘“以价换量”。**
价格走势:房价还会再跌吗?
问:全国均价会否跌破2022年低点?
答:**概率低于20%。**理由有三:
- **土地成本托底**:2023年重点城市宅地成交楼面价同比仅降4%,面粉价难降,面包价难大跌;
- **库存周期分化**:一线城市去化周期6.8个月,已低于警戒线;
- **情绪修复**: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6348亿元,为2021年四季度以来次高。
分割线
不过,**部分人口流出严重的三四线城市仍有5%—10%的阴跌空间**,需警惕“有价无市”。
区域扫描:哪些城市率先突围?
| 城市梯队 | 代表城市 | 回暖信号 |
|---|---|---|
| 一线 | 北京、上海 | 二手房带看量连续8周环比上升 |
| 强二线 | 苏州、武汉 | 土拍溢价率重回10%以上 |
| 普通二线 | 福州、济南 | 新房折扣收回2%—3% |
| 三四线 | 洛阳、北海 | 仍以工抵房、特价房为主 |
分割线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实操建议:**优先盯“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”的城市,这类市场底部更扎实。**
房企生存:从“高杠杆”到“代建+轻资产”
问:民营房企还会暴雷吗?
答:**尾部风险未出清,但头部已现转机。**2024年1—4月,TOP50房企中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回升至28%,较2023年全年提高11个百分点。
转型路径:
- **代建赛道**:绿城管理、朗诗绿色管理新签规模同比增40%;
- **商业REITs**:华润、万科旗下购物中心REITs平均派息率4.5%,高于十年期国债120BP;
- **车位去库存**:部分房企将车位打包成理财产品,年化收益6%—8%吸引业主。
分割线
购房者筛选开发商时,**重点看“三条红线”是否连续两年绿档、经营性现金流是否为正。**
未来变量:三大灰犀牛与一只黑天鹅
灰犀牛:
- 人口拐点: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,若2024跌破850万,远期需求将进一步萎缩;
- 房产税试点扩容:财政部已明确“部分城市具备扩大试点条件”,或抑制多套房持有预期;
- 地方财政压力: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比重仍超30%,若卖地持续下滑,配套基建兑现度存疑。
黑天鹅:美元超预期走强导致外资撤离中国商业地产,2023年外资大宗交易占比已降至18%。
给不同人群的实操清单
首次置业
- 盯紧“公积金组合贷”审批速度,放款快的小区议价空间更小;
- 选择“交付即交证”项目,避免烂尾风险。
改善换房
- 先卖后买:在二手房挂牌量超10万套的城市,平均成交周期180天,需预留时间差;
- 关注“认房不认贷”细则,部分城市二套首付可降至40%。
投资客
- 放弃“短炒”,核心区老破小租售比已回升至1:450,可转向长线收租;
- 对比“住宅与REITs”持有成本,后者免征契税、增值税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