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信托产品收益率怎么算?先弄清三个关键口径
很多投资者拿到信托合同,第一眼就去找“预期收益”四个字,却忽略了**“收益率口径”**才是决定最终到手金额的核心。自问:同一只产品,为什么有人算出来年化%,有人却算出来更低?答案藏在以下三种算法里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1. 预期年化收益率 ≠ 实际到手收益率
- 预期年化:按365天折算,假设项目全程满额、按时付息。
- 实际到手:需扣除认购费、托管费、超额业绩报酬,再按资金实际占用天数重新年化。
2. 三种主流计算场景举例
| 场景 | 公式 | 注意点 |
|---|---|---|
| 一次性还本付息 | 收益=本金×年化×实际天数/365 | 若提前结束,按实际天数计算 |
| 季度付息 | 每季收益=本金×年化×当季天数/365 | 再投资需考虑复利缺口 |
| 净值型 | 收益=(赎回净值-申购净值)/申购净值 | 需扣赎回费,且净值波动大 |
3. 税后收益率怎么快速估算?
个人投资者目前拿到的信托收益**暂免增值税**,但个人所得税按20%股息红利税目代扣。速算公式:
税后年化≈税前年化×0.8(简易估算,忽略地方附加)
二、家族信托和家族基金区别:别再把“壳”当“瓤”
高净值客户最常问:“我想做传承,是选家族信托还是家族基金?”先给出结论:家族信托是法律架构,家族基金是投资工具,二者可嵌套但本质不同。
1. 法律属性差异
- 家族信托:依据《信托法》设立,财产所有权转移至受托人,实现风险隔离。
- 家族基金:通常指有限合伙或契约型基金,财产仍由GP管理,不具备隔离功能。
2. 控制权与传承机制
| 维度 | 家族信托 | 家族基金 |
|---|---|---|
| 决策权 | 委托人可设保护人保留部分话语权 | LP仅出资,GP全权决策 |
| 传承 | 通过信托受益权自动分配,避免继承公证 | 需份额转让或赎回,流程复杂 |
| 债务隔离 | 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 | 基金财产与GP财产混同风险 |
3. 税务与费用对比
设立环节:家族信托需缴纳0.1%—0.3%的信托登记费;家族基金按规模收1%—2%管理费。
收益分配:信托受益人取得收益按20%个税;基金LP按生产经营所得5%—35%累进税,或选择20%单一税率(创投基金)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三、实战场景:如何组合使用两者?
案例:王先生拟将2亿元金融资产传承给子女,同时希望持续投资二级市场。
- 顶层架构:先设家族信托,将2亿元股权、现金装入,实现债务隔离。
- 底层投资:信托作为LP,再投向家族基金(有限合伙),由专业机构担任GP。
- 灵活调整:基金层面可随时更换投顾,信托层面通过保护人条款约束GP。
四、常见误区快问快答
问:买了“家族信托”字样的理财,就是家族信托吗?
答:市面上多数“家族信托理财”实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,不具备传承、隔离功能。
问:家族基金能避遗产税吗?
答:不能。基金财产仍属投资人名下,未来若开征遗产税,无法豁免;家族信托通过受益权设计可提前规划。
问:设立门槛各是多少?
答:家族信托普遍3000万元起;家族基金1000万元即可发起,但需满足合格投资者人数限制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