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通信行业到底值不值得现在上车?
把这个问题拆成三个维度:政策、现金流、估值。
政策端:工信部“信号升格”专项行动明确到2025年千兆光纤用户数要翻两倍,5G基站密度再提30%,真金白银的补贴已经落地。
现金流端:三大运营商ARPU值连续七个季度回升,2023年自由现金流合计突破5400亿元,分红率稳定在70%左右,股息率吊打十年期国债。
估值端:申万通信指数动态PE不足18倍,处于近十年30%分位,远低于TMT其他赛道。
结论:在“政策托底+现金流稳健+估值洼地”三重共振下,通信行业具备防御与进攻兼备的配置价值。

二、通信板块未来三年最确定的三条增长曲线
1. 5G-A(5.5G)网络升级:运营商CAPEX二次加速
疑问:5G建设不是已经到尾声了吗?
答:2024年开始,5G-A将在核心城市先行商用,单基站价值量提升40%,带来千亿级追加投资。华为、中兴已拿到首批20万站订单,上游射频、天线厂商订单能见度直达2026年。
2. 算力网络:从“东数西算”到“东数西训”
三大运营商2023年算力开支同比增65%,2024年预算再增50%。
亮点细分:
- 光模块:800G需求2025年将达500万只,单价是400G的2.5倍;
- 液冷:单机柜功率突破30kW,液冷渗透率从5%飙升至35%,带来300亿元新增市场;
- IDC REITs:中国移动已申报两单,盘活存量资产,提升ROE 2个百分点。
3. 卫星互联网:低轨星座进入组网冲刺
“星网”计划2024年发射1300颗卫星,单星制造成本降至200万美元,是SpaceX的60%。
产业链弹性排序:
1. 相控阵T/R芯片(铖昌科技、国博电子);
2. 星载激光终端(光迅科技);
3. 地面信关站(震有科技)。
三、如何避开“伪成长”陷阱?四个选股硬指标
1. 订单覆盖率:未来12个月在手订单/营收≥80%;
2. 毛利率拐点:连续两季环比提升且高于行业均值3个百分点;
3. 研发强度:研发费用率≥8%,且资本化比例低于20%;
4. 现金流匹配:经营现金流净额/净利润≥1,避免“纸面富贵”。
四、2024下半年三条高胜率交易路径
路径A:高股息+低波动组合
标的:中国移动A股、中国电信H股
逻辑:股息率6%以上+AH溢价收敛,适合险资底仓。

路径B:订单爆发+估值修复双击
标的:光迅科技、新易盛
触发点:北美云厂商800G追加订单落地,2024年PE从35倍压缩到25倍。
路径C:卫星互联网主题波段
标的:铖昌科技、震有科技
节奏:星网每次批量化发射前两周埋伏,发射成功后一周内兑现。
五、普通投资者最担心的三个问题答疑
Q1:运营商资本开支会不会再次下滑?
A:不会。5G-A+算力网络合计CAPEX占比已超60%,传统无线网络投资占比降至25%,结构优化对冲总量下滑。
Q2:美国技术封锁会不会卡脖子?
A:光模块、天线等细分已实现国产替代,7nm基站芯片通过Chiplet方案量产,封锁边际影响递减。
Q3:现在追高会不会买在情绪顶点?
A:通信板块换手率仅1.8%,处于近三年低位,机构持仓比例不足标配的一半,远未到拥挤阶段。

六、把仓位留给“慢变量”而非“快故事”
通信行业的魅力在于需求可预测、现金流可验证、政策可跟踪。把研究精力花在运营商月度数据、云厂商资本开支指引、卫星发射排期这些“慢变量”上,比追题材更可靠。当市场还在争论AI泡沫时,通信龙头已用真金白银的分红证明:好生意不需要宏大叙事,也能让投资者夜夜安枕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