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还能赚钱吗?能,但必须换打法。当门店增速首次低于消费增速,行业从“增量竞争”进入“存量深耕”。谁能在细分赛道里做出高复购、高溢价,谁就能继续分到红利。

一、市场规模:增速放缓,但容量仍在膨胀
- 2023年现制茶饮零售额突破1,700亿元,同比+12.4%,增速较2022年下降6个百分点。
- 门店总数约48万家,净增仅2.3万家,为五年来最低。
- 人均年消费杯数从2022年的11.4杯提升到13.8杯,消费频次仍在爬升。
结论:市场天花板远未触顶,但“野蛮开店”时代结束。
二、谁在买?Z世代与“轻熟白领”画像更新
1. Z世代:价格敏感却愿为“社交货币”买单
他们月均可支配收入3,200元,却愿意花18-25元买一杯限定联名。为什么?
答案:拍照发圈的社交价值>饮品本身。
2. 轻熟白领:健康焦虑驱动“减糖”需求
30-35岁人群占比从2021年的14%升至22%。他们更关注:
• 0卡糖、轻乳茶
• 茶多酚含量标注
• 第三方检测报告
三、品类裂变:三大细分赛道跑出“黑马”
细分赛道 | 代表品牌 | 2023增速 | 核心卖点 |
---|---|---|---|
鲜奶茶 | 霸王茶姬 | +210% | 原叶鲜泡+0奶精 |
柠檬茶 | LINLEE | +180% | 香水柠檬+低糖 |
植物基 | OATLY Tea | +150% | 燕麦奶+环保标签 |
注意:区域口味差异正在放大,例如川渝地区麻辣风味奶茶搜索量同比+320%。
四、成本结构:一杯25元奶茶的钱到底花在哪?
以某头部品牌标准店为例:

- 原材料:32%(鲜奶、水果成本持续上涨)
- 房租:18%(一二线核心商圈逆势涨租5-8%)
- 人工:15%(兼职时薪突破25元/小时)
- 营销:8%(达人探店CPC涨至4.5元)
- 净利润:仅剩9-12%
自问:如何保住利润?
自答:做高客单(小料升级+周边捆绑)+做高坪效(外卖占比提至45%以上)。
五、下沉市场:看似蓝海,实则“绞肉机”
县城奶茶客单价已从8元卷到12元,但成本端:
• 冷链物流费用比一二线高20-30%• 优质商圈房租两年内翻倍
• 员工流失率高达65%
破局点:加盟模式改为“联营托管”,总部派驻店长,加盟商只投钱。
六、2024赚钱新打法:从“卖奶茶”到“卖会员”
1. 付费会员制:把复购锁进系统
某区域品牌推出99元年卡,权益包括:
• 全年每天第二杯半价
• 每月限定周边
• 生日月免费升大杯
结果:会员消费频次提升2.7倍,储值金额占现金流43%。
2. 跨界联名:低成本撬动新流量
与游戏IP联名,单店日均销量从380杯冲到720杯,联名杯套在闲鱼溢价3-5倍。
3. 私域直播:外卖平台抽佣“逃生舱”
微信小程序直播+门店自提,综合抽佣仅3%,远低于美团的22%。

七、风险提示:三个“灰犀牛”正在靠近
- 糖税试点:深圳已讨论对高糖饮品加征20%消费税。
- 资本退潮:2023年茶饮赛道融资额同比-67%,中小品牌资金链脆弱。
- 食安舆情:一次水果霉变事件可使单店日销暴跌80%,恢复期长达45天。
八、给从业者的三条硬核建议
1. SKU瘦身:菜单控制在25款以内,滞销品果断砍掉,提升出杯效率。
2. 数据选址:用LBS热力图+外卖单量反推真实客流,避免“伪商圈”。
3. 供应链前置:在区域中心自建“水果预处理工厂”,降低损耗3-5个百分点。
当行业进入“K型分化”,只有极致效率+极致差异化的双轮驱动,才能在2024年的牌桌上继续坐庄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