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学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_药企如何抓住政策红利

新网编辑 4 0

政策窗口期到底有多长?

2024—2028年被称为“十四五”后半程,也是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五年。国家药监局、医保局、卫健委三部委同步推进的审评审批提速、医保动态调整、基药目录扩容三大政策,为药企留下约42个月的黄金窗口。错过这段时期,竞争门槛将陡增。

药学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_药企如何抓住政策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谁更赚钱?

从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看,创新药平均降价56%,但销售额普遍增长3—7倍;改良型新药降价幅度仅18%,销量增幅却不足1.5倍。原因有三:

  • 支付端倾斜:医保对First-in-class、突破性疗法开通单独支付通道;
  • 医院准入:创新药可豁免药占比考核,改良型新药仍需排队;
  • 生命周期:创新药专利期长,改良型新药容易被仿制药快速迭代。

结论:资金实力强、管线深的头部企业优先押注创新药;中小型企业可借505(b)(2)路径切入改良型新药,快速回血。


集采外市场还有哪些增量?

集采已覆盖370个品种,但院外市场、自费市场、县域市场仍是一片蓝海。

院外DTP药房

2023年DTP规模突破750亿元,年复合增速28%。肿瘤、自身免疫、罕见病三大高值品类贡献82%销售额。药企可采取“药企—DTP—商保”闭环模式,锁定高净值患者。

自费健康消费

GLP-1减重、HPV疫苗、脱发与医美类产品在抖音电商增速超200%。品牌方需自建内容团队+医生IP,用科普短视频完成用户教育。

药学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_药企如何抓住政策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县域空白

全国1800个县域仍有40%慢病用药未纳入集采。通过县域医共体打包采购,药企可获得3—5年独占期。


数字化营销ROI如何做到1:8?

传统医药代表人均年成本28万元,而数字化精准触达成本仅3.7万元。实现高ROI的四个步骤:

  1. 数据清洗:打通HIS、CRM、公众号三方数据,建立2000万条医生画像;
  2. 内容分层:把指南、循证、病例做成15秒短视频,匹配不同级别医生;
  3. 闭环追踪:用小程序记录医生阅读—转发—会议报名—处方的完整链路;
  4. 动态激励:按处方增长率阶梯式发放学术基金,而非现金回扣。

案例:某Biotech通过上述方法,6个月内把核心医院覆盖率从32%提升到78%,销售费用率下降11个百分点


原料药+制剂一体化是伪命题吗?

不是。2023年上游原料药涨价30%,拥有上游产能的企业毛利率平均高出12个百分点。但一体化必须满足三大条件

  • 原料药工艺绿色化,通过FDA/EMA认证,避免环保黑天鹅;
  • 制剂端至少拥有一个年销售额过5亿元的大品种,摊薄固定成本;
  • 建立柔性产线,可在API与制剂间快速切换,应对集采报量波动。

目前华海、普洛、九洲已跑通模型,2024年净利润增速预计35%+

药学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_药企如何抓住政策红利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License-out的最佳时机是什么?

答案是II期临床数据读出后、III期启动前。此时:

  • 资产溢价最高,跨国药企愿意给出10亿美元级预付款;
  • 国内Biotech保留大中华区权益,可继续享受本土市场高增长;
  • 避免III期临床50%以上的失败风险。

2023年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美国权益卖出22亿美元,正是踩准这一节点。


药企出海第一站选哪里?

东南亚>中东>拉美。原因:

  1. 监管互认:东盟CTD格式与中国eCTD高度相似,文件重复利用率70%
  2. 支付能力:泰国、马来西亚人均GDP超1万美元,商业保险覆盖率60%
  3. 竞争真空:欧美巨头尚未深耕,本土药企技术落后两代

实操路径:先在新加坡设区域总部→通过马来西亚NPRA注册→以清真认证切入印尼。预计单品种3年可收回成本。


如何构建合规的医研企生态圈?

过去“带金销售”模式已死,新生态必须以患者为中心

  • 医院端:与顶级PI共建真实世界研究中心,数据反哺产品迭代;
  • 保险端:与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疗效险,降低患者自付比例;
  • 零售端:与连锁药店共建慢病管理专区,药师提供用药随访。

恒瑞与镁信健康合作的“瑞享新生”项目,已覆盖12万肿瘤患者,患者依从性提升43%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