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饮料行业现状_未来趋势如何

新网编辑 4 0

2017年饮料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:传统碳酸饮料继续下滑,而**功能性饮料、高端水、即饮咖啡**却逆势增长。站在2017年末回望,我们不禁要问: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?未来又会走向何方?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行业真相。

2017年饮料行业现状_未来趋势如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17年饮料行业整体规模到底有多大?

根据国家统计局与Euromonitor交叉数据,2017年中国饮料市场零售规模突破**1.5万亿元**,同比增长**6.8%**,增速比2016年提高0.9个百分点。看似回暖,实则分化:

  • **碳酸饮料**:销量下降2.3%,但单价提升1.1%,靠涨价维持收入。
  • **包装水**:销量增长9.2%,高端化明显,农夫山泉、百岁山单价均超3元/瓶。
  • **功能饮料**:红牛、东鹏特饮、乐虎三家合计市占率超80%,年增速**15%**。

结论:规模仍在扩大,但**“量增”让位于“价增”**,品牌必须做高附加值。


为什么碳酸饮料持续下滑?

原因并非单一,而是多重挤压:

  1. 健康焦虑:世卫组织2016年发布“限糖令”,2017年国内媒体集中报道,消费者开始主动减糖。
  2. 替代品丰富:气泡水、无糖茶、椰子水提供了“爽感+低糖”双重体验。
  3. 渠道老化:传统商超货架被新兴品类挤占,便利店冷柜成为年轻人首选。

可口可乐2017年财报显示,中国地区汽水销量下滑1%,但零度、纤维+系列增长**两位数**,说明“无糖化”是救命稻草。


功能性饮料为何爆发?

核心驱动力只有两个字:熬夜

2017年饮料行业现状_未来趋势如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17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**4.2小时**,比2016年增加0.6小时。加班、游戏、短视频让“提神”成为刚需。

三大品牌打法各异:

  • 红牛:继续高举高打,赞助电竞、极限运动,维持高端形象。
  • 东鹏特饮:500ml大金瓶定价5元,精准狙击红牛250ml罐装6元价格带。
  • 乐虎:依托达利食品渠道下沉,三四线城市便利店覆盖率超90%。

结果:东鹏特饮2017年营收**27.4亿元**,同比增长**50%**,成为最大黑马。


高端水是不是伪需求?

不是伪需求,而是社交货币

2017年小红书“晒图”笔记中,出现频率最高的三款水:

2017年饮料行业现状_未来趋势如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依云限量瓶
  2. 农夫山泉玻璃瓶
  3. 斐济水

消费者愿意为**设计、水源故事、稀缺性**支付溢价。农夫山泉生肖瓶在天猫旗舰店**24秒售罄**,证明高端水具备“礼品属性”。

但门槛极高:水源认证、玻璃瓶成本、冷链物流,缺一不可。2017年至少有**12个国产高端水品牌**诞生,至今存活率不足30%。


即饮咖啡为何突然走红?

星巴克2017年在中国新开**588家门店**,但即饮咖啡市场增速**25%**,远高于现磨咖啡的13%。原因有三:

  • 场景碎片化:便利店冷柜+自动售货机,让“随时随地喝咖啡”成为可能。
  • 价格甜点:雀巢丝滑拿铁5.5元/瓶,比星巴克拿铁便宜80%。
  • 口味本土化:统一雅哈推出“冰萃美式”,糖度降低40%,迎合中国消费者。

2017年天猫双11,即饮咖啡销量TOP3:

  1. 雀巢丝滑拿铁
  2. 统一雅哈冰萃美式
  3. 可口可乐乔雅醇香拿铁

值得注意的是,**星巴克瓶装星冰乐**首次跌出前三,被本土品牌反超。


2018年饮料行业会怎么走?

基于2017年数据,可以预判三大趋势:

1. 无糖化从“卖点”变“标配”

可口可乐2017年推出“雪碧纤维+”,添加膳食纤维,主打“零糖零卡”。2018年预计**所有主流品牌**都会跟进无糖线,竞争从“有没有”升级到“好不好喝”。

2. 便利店成为第一战场

全家、罗森、7-11 2017年新增门店**超2000家**,冷柜陈列费水涨船高。饮料品牌必须设计**“站立式”包装**,才能在0.5秒内抓住消费者眼球。

3. 跨界联名常态化

2017年成功案例:

  • 农夫山泉×网易云音乐“乐瓶”
  • 味全×emoji“拼字瓶”
  • 维他柠檬茶×RIO鸡尾酒

2018年预计会出现**“饮料×潮玩”**、“饮料×电竞”更多组合,本质是争夺Z世代注意力。


中小品牌还有机会吗?

机会在垂直场景

2017年冒出的黑马:

  1. 元気森林:主打“0糖0脂0卡”气泡水,切中健身人群。
  2. 汉口二厂:复刻老汽水,靠“国潮”标签出圈。
  3. KellyOne:宗庆后女儿亲自操刀,定制果汁单价20元,瞄准新中产。

共同特点:**不和大品牌拼渠道,而是先占领小红书、抖音、线下快闪店**,用内容换流量。


写在最后

2017年饮料行业告诉我们:消费者不是不喝饮料了,而是喝得越来越挑。谁能解决“健康焦虑+社交需求+即时满足”三重痛点,谁就能在2018年继续高速增长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