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猎头公司怎么选?先厘清这五个关键维度
面对市场上数百家自称“专业”的猎头机构,企业HR和候选人最常问的就是:猎头公司怎么选?答案并不复杂,但必须拆解成可量化的维度。

1. 行业专注度:垂直赛道比“全能”更可靠
真正深耕某一赛道的猎头,往往掌握细分人才地图。例如专注半导体制造的猎头,能在两周内给出功率器件工艺总监的完整名单;而泛行业的猎头,可能连SiC和GaN的区别都分不清。
2. 顾问资历:看“做单年限”而非“公司年限”
猎头公司成立十年,不代表服务你的顾问有十年经验。重点核查:
• 顾问是否在该领域连续完成过同级别岗位
• 过往成功案例中,候选人存活率(过保期比例)
• 是否具备技术面试能力(能问出FPGA时序约束细节)
3. 数据库真实性:要求现场演示搜索过程
很多机构宣称“百万级人才库”,实际打开Excel只有姓名和手机号。现场要求:
• 用职位关键词实时搜索,观察返回简历的时间戳
• 随机抽三份简历,拨打验证最近一次联系时间
4. 服务流程透明度:拒绝“黑箱操作”
优质猎头会提供:
• 周度Mapping报告(包含目标公司组织架构)
• 候选人评估表(含离职动机、薪资证据链)
• 面试辅导录音(可复盘顾问专业度)
5. 风险条款:保用期与退款比例写进合同
行业惯例是三个月保用期,但顶尖猎头敢承诺:
• 高管岗位六个月保用
• 候选人离职100%退款或免费重寻

二、猎头服务费用一般多少?拆解三种主流计费模式
“猎头服务费用一般多少?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可以通过计费结构反推合理性。
模式A:预付费+成功费(常见于高端寻聘)
费用构成:
• 启动预付费:总费用的20%-30%(用于前期市场调研)
• 成功费:候选人年薪的25%-35%
适用场景:年薪80万以上岗位,或需要跨地区挖角的稀缺职位
模式B:按结果付费(中小企业主流选择)
费用阶梯:
• 年薪30万以下:18%-22%
• 年薪30-60万:20%-25%
• 年薪60万以上:25%-30%
隐藏成本:部分机构会加收6%增值税或背景调查费
模式C:Retainer模式(董事会级别专属)
费用结构:
• 签约金:10万-50万(锁定排他性)
• 阶段付费:完成长名单/短名单/入职各付30%/30%/40%
• 附加服务:包含离职补偿谈判、股权方案设计
三、如何验证猎头报价的合理性?三个实战技巧
技巧1:横向比价法
将同一职位JD匿名发给五家猎头,要求48小时内提供:
• 目标公司清单(是否重合度超过60%)
• 推荐候选人年薪区间(异常低价可能数据造假)

技巧2:拆分时间成本
计算企业自招成本:
• HR月薪2万,投入40小时搜索≈成本4600元
• 猎头费若低于候选人年薪的20%,实际更划算
技巧3:用“保用期”折算风险溢价
假设某猎头报价30%但保用期仅1个月,另一家25%保用6个月,后者实际风险成本更低。
四、候选人视角:猎头费会影响我的薪资吗?
很多候选人担心:猎头费高会不会压缩我的薪酬包?答案是否定的。
企业预算中的猎头费属于招聘成本科目,与薪酬预算分离。但需注意:
• 猎头为促成交易,可能压低你的期望(例如告诉你“市场最高只给50万”)
• 反制策略:要求猎头提供三家同类型公司薪资报告作为证据
五、2024年猎头行业新趋势:费用与服务的双重变革
趋势1:按效果分段付费
新兴猎头平台推出“面试到付”模式:
• 推荐简历进入面试付10%
• Offer阶段付15%
• 过保期付尾款
趋势2:订阅制猎头
针对高速扩张的创业公司,年费30万-50万不限岗位数量,但限制同时开放职位数。
趋势3:AI驱动的费用优化
部分机构用AI先做人才Mapping,将传统30%费用降至18%-20%,但需接受机器初筛的误差率。
无论是企业还是候选人,理解猎头公司的选择逻辑与费用结构,本质上是在降低信息不对称。下次再面对猎头合同时,不妨直接问:“你们的顾问能现场画出目标公司的技术团队架构吗?”——这个问题的回答,比任何宣传册都更接近真相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