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分析是什么_如何做行业分析

新网编辑 35 0

什么是行业分析?

行业分析,是指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宏观环境、市场规模、竞争格局、技术趋势、政策导向等要素进行系统梳理与评估,从而判断该行业的吸引力、成长性、盈利空间与风险点。它既可以是企业制定战略的起点,也是投资人筛选赛道、评估项目价值的核心工具。

行业分析是什么_如何做行业分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什么必须做行业分析?

自问:不弄清行业就贸然投入,会付出什么代价? 自答:轻则资源错配,重则血本无归。 具体而言,行业分析的价值体现在:

  • 识别机会窗口:提前发现需求拐点,抢占蓝海。
  • 规避系统性风险:政策收紧、技术替代、价格战都能通过行业扫描提前预警。
  • 优化资源配置:把钱、人、时间投向最具杠杆效应的细分赛道。

行业分析的五大核心维度

1. 宏观环境:PEST模型拆解

PEST(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技术)框架扫描外部变量:

  • 政治:双减政策对教培行业的颠覆式影响。
  • 经济: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,宠物经济的爆发。
  • 社会: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,国潮品牌崛起。
  • 技术:AI大模型如何重塑客服、设计、营销三大工种。

2. 市场规模:TAM-SAM-SOM三层漏斗

自问:市场到底有多大? 自答:用三层漏斗逐级收敛:

  1. TAM(总可服务市场):理论上所有可能用户的钱包总和。
  2. SAM(可获取市场):企业产品或服务能触达的那部分。
  3. SOM(短期可占领市场):结合竞争与资源,三到五年能拿下的份额。

3. 竞争格局:波特五力+战略群组

先用波特五力评估行业吸引力:

  • 现有竞争者强度
  • 潜在进入者威胁
  • 替代品威胁
  • 供应商议价能力
  • 客户议价能力

再用战略群组把玩家按“价格—差异化”坐标轴划分,找到空位或对标标杆。

行业分析是什么_如何做行业分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. 产业链与利润池

把行业拆成上游—中游—下游,标出每一环的毛利率、集中度、进入壁垒。 举例:动力电池行业中,锂矿毛利率高达60%,电芯制造仅15%,但后者绑定车企,规模壁垒极高。

5. 技术&政策趋势

技术曲线:Gartner曲线提示,技术触发期适合布局,泡沫破裂期抄底。 政策节奏:关注部委规划—地方细则—试点城市—全面推广四级传导,提前卡位。


如何做一份可落地的行业分析报告?

Step1:界定边界

自问:研究的是“新能源汽车”还是“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”? 自答:越聚焦,数据颗粒度越细,结论越能指导行动。

Step2:数据获取

  • 一手数据:专家深访、用户调研、供应链走访。
  • 二手数据:招股书、券商研报、统计局、海关、专利库。

Step3:建立假设

带着问题找数据,而非堆砌数据。例如:“储能电池价格每下降10%,分布式光伏装机弹性为8%”,先设假设再验证。

Step4:模型与工具

  • 市场规模:自上而下(人口×渗透率×客单价)+自下而上(核心企业收入加总)。
  • 竞争格局:CR4、赫芬达尔指数、GE矩阵。
  • 盈利预测:情景分析(基准/乐观/悲观)。

Step5:输出洞察

“一句话结论+三张图+一张表”呈现:

行业分析是什么_如何做行业分析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一句话结论:行业处于成长期中段,技术迭代加速,政策窗口三年
  • 三张图:市场规模增速曲线、竞争格局象限图、产业链利润池瀑布。
  • 一张表:关键玩家对比(技术路线、产能、客户、融资进度)。

常见误区与避坑指南

误区1:把行业分析写成“百科大全”

堆砌公开信息,缺乏洞察。解决:每段数据后追问“So What”

误区2:忽视非上市公司

只盯着已上市龙头,错过独角兽。解决:用工商变更、招聘数据、专利增速捕捉隐形冠军。

误区3:静态看问题

用去年数据预测未来五年。解决:引入技术渗透率S曲线政策脉冲函数


行业分析的三种进阶玩法

玩法1:跨行业对比

光伏与半导体对比,发现“硅料—硅片—电池片—组件”与“硅片—晶圆—封测—模组”的利润迁移规律高度相似。

玩法2:海外映射

研究美国充电桩运营商ChargePoint的盈利模式,映射到中国市场,提前布局“轻资产+SaaS”路线。

玩法3:早信号捕捉

通过招聘网站算法岗位JD数量提前半年预判自动驾驶融资热度;通过抖音小店细分品类GMV环比捕捉新消费黑马。


结语:让行业分析成为决策的“第一性原理”

行业分析不是PPT装饰,而是战略决策的地基。当你能把一个行业拆成可验证的假设、可量化的指标、可跟踪的信号,你就拥有了先于市场的认知优势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