硅烷法前景如何_硅烷法能否替代西门子法

新网编辑 5 0

硅烷法到底是什么?

硅烷法,全称“硅烷热分解法”,是利用高纯硅烷(SiH₄)在高温下裂解生成多晶硅颗粒的技术路线。与西门子法不同,它采用流化床反应器,反应温度低、能耗小,且直接产出粒状硅,省去后续破碎环节。

硅烷法前景如何_硅烷法能否替代西门子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硅烷法前景如何?

从全球产能扩张、政策导向、技术迭代三大维度看,**硅烷法已站上风口**。

  • 全球产能扩张:REC Silicon、陕西有色、协鑫科技等巨头在2024-2027年规划中,硅烷法新增产能占比超过35%,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。
  • 政策导向:欧盟“Fit-for-55”将流化床技术列为优先减碳路径,国内《光伏制造规范》首次把“粒状硅”纳入鼓励类目录。
  • 技术迭代:第三代硅烷法将电耗降至25 kWh/kg-Si,比西门子法低40%,且金属杂质<0.05ppbw,满足N型硅片需求。

硅烷法能否替代西门子法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先拆解三个核心矛盾:

成本:硅烷法真的更便宜吗?

自2023年起,粒状硅与棒状硅价差缩小至2美元/kg。原因在于:

  1. 折旧摊销:硅烷法装置投资强度比西门子法低15%,建设周期缩短6个月。
  2. 能耗:以四川0.35元/kWh电价计算,硅烷法每kg硅可节省电费5.6元。
  3. 原料:硅烷气体成本占硅烷法总成本60%,随着副产氢气循环利用,该比例有望降至45%。

质量:N型硅片会不会排斥粒状硅?

实测数据显示:

  • 粒状硅碳含量<0.1ppma,比西门子法低一个数量级。
  • 少子寿命≥1000μs,满足TOPCon电池对体寿命>800μs的要求。
  • 表面粉化率<0.3%,通过氮气闭环输送即可避免二次污染。

因此,**头部组件厂已将粒状硅掺混比例从20%提升到55%**。

硅烷法前景如何_硅烷法能否替代西门子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供应链:硅烷气体够用吗?

全球硅烷产能约18万吨/年,其中光伏级占60%。未来五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:

  • REC Silicon美国摩西湖2万吨扩产
  • 协鑫科技徐州6万吨配套硅烷装置
  • 陕西有色榆林3万吨硅烷项目

按1万吨硅烷对应1.2万吨多晶硅测算,**2027年硅烷法潜在产能可达25万吨,足以覆盖全球新增需求的30%**。


硅烷法还有哪些隐藏优势?

除了成本与质量,硅烷法在碳足迹、生产安全、下游适配方面具备“隐形冠军”特质:

  • 碳足迹:德国TÜV认证硅烷法粒状硅的碳排放为11kg CO₂/kg-Si,西门子法为18kg。
  • 安全:流化床反应器压力<0.3MPa,远低于西门子还原炉的0.6MPa,爆炸风险指数下降70%。
  • 下游适配:粒状硅可直接用于连续加料的单晶炉,减少复投次数,拉晶效率提升8%。

西门子法会消失吗?

短期内不会。西门子法在以下场景仍有护城河:

  1. 半导体级硅片对金属杂质要求<0.01ppbw,目前仅改良西门子法能稳定达到。
  2. 存量产能折旧未摊销完毕,强制切换将拉高财务成本。
  3. 部分老旧电网区域无法支撑硅烷法所需的氢气压缩功耗。

但到2030年,随着N型硅片占比超80%,**硅烷法市场份额有望从现在的12%跃升至45%**,西门子法将退守半导体与高端光伏细分市场。

硅烷法前景如何_硅烷法能否替代西门子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投资者该如何布局?

三条路径值得跟踪:

  • 设备端:关注具备流化床反应器专利的厂商,如北方华创、双良节能。
  • 材料端:绑定拥有硅烷自产能力的硅料厂,例如协鑫科技、陕西有色。
  • 技术迭代:跟踪硅烷-氯硅烷耦合工艺,该路线可进一步降低硅耗至1.05吨三氯氢硅/吨硅。

用户最担心的三个问题

粒状硅会不会堵料?

在单晶炉连续加料系统中,粒径2-4mm的粒状硅通过振动给料器可稳定输送,堵料概率<0.1%。

氢气爆炸风险如何控制?

现代硅烷法装置采用双层不锈钢管道+氮气吹扫,氢气浓度在线监测<4%LEL,远低于爆炸下限。

电价波动对成本影响多大?

以新疆0.22元/kWh为例,硅烷法成本可低至35元/kg;若电价升至0.5元/kWh,成本增至42元/kg,仍比西门子法低5元/kg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