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2024年被称为保险“换挡年”?
2024年,行业保费增速从过去十年的年均两位数降至**5%左右**,但**健康险、养老第三支柱、绿色保险**三大赛道却逆势上扬。监管“报行合一”落地、预定利率下调、代理人清虚,让粗放式扩张正式谢幕。市场正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:当人口红利消失,保险靠什么继续增长?

二、当前保险行业的五大真实现状
1. 保费结构“哑铃化”
- 一端是储蓄型增额终身寿,贡献超40%新单保费;
- 另一端是惠民保、百万医疗,件均保费不足300元,却覆盖3亿人次。
2. 渠道“去中介”加速
个险代理人跌破**280万**,银保渠道重新崛起,占比升至**48%**;与此同时,抖音、小红书直播卖保险GMV年增**210%**。
3. 投资端“利差损”警报
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**2.3%**,而存量保单负债成本仍高达**4.5%**,险企被迫增配**长久期地方债、REITs、未上市股权**。
4. 监管“穿透式”管理
从偿付能力二期到**IFRS9/17**并行,险企每卖出一张保单,需实时测算未来盈余释放节奏,资本门槛提高30%。
5. 客户“Z世代化”
90后投保人数首次超过80后,他们更关注带病投保、宠物险、运动意外险,且愿为“情绪价值”溢价支付**15%**。
三、未来五年保险业的确定性趋势
趋势一:养老金融成为第二增长曲线
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已破**5000万**,但缴费率不足30%。险企的破局点在于:
① 将年金险与居家养老、长护险服务打包;
② 开发“生命等长”的浮动收益型产品,对抗长寿风险。

趋势二:健康险进入“按疗效付费”时代
DRG/DIP医保支付改革倒逼险企与医院数据直连。**重疾险**将不再是主流,取而代之的是:
• 针对慢病的“管理式保险”
• 癌症复发险
• 基因检测+保险动态定价
趋势三:AI重塑核保与理赔
头部公司已实现甲状腺结节AI识别准确率97%,理赔端OCR识别病历**0.8秒**完成。下一步竞争焦点是:
- 用**大模型**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;
- 通过**可穿戴设备**实时调整保费。
趋势四:险企变身“资管+康养”平台
泰康的“保险+医养”模式验证:入住养老社区客户的保单件均保费是普通客户的**3.6倍**。未来将出现:
① 险企收购连锁诊所;
② 保单直接兑换护理服务时长;
③ 养老REITs成为主流投资标的。
四、中小险企如何突围?
在巨头挤压下,区域型公司正尝试三条路径:
- 场景深耕:与充电桩运营商合作推出“里程计价”车险;
- 产业绑定: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“关键设备故障险”,保费与产能挂钩;
- 数据换市场:用医保局脱敏数据开发带病体专属产品,毛利率可达**25%**。
五、消费者该如何应对变化?
自问:在利率下行周期,买保险还是存钱?
自答:锁定3.0%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仍是“无风险收益天花板”,但需注意:
- 持有不满12年退保可能亏损;
- 健康告知趋严,不如实告知理赔将被AI风控拦截。

对于健康险,建议采用“医保+惠民保+百万医疗”阶梯式配置,总保费控制在年收入**5%**以内。
六、尾声:保险业的终极命题
当技术抹平信息不对称,保险将回归**风险共济**的本质。未来最值钱的不是资金,而是对长寿、疾病、灾害的精准预测能力。谁能把数据变成解决方案,谁就能在下一个十年胜出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