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2024年仍有人坚定押注互联网?
答案:因为**结构性机会**永远存在,只是换了一批场景与商业模式。

过去三年,宏观逆风让“烧钱扩张”失灵,但也把**盈利模型扎实、现金流健康**的公司筛选出来。当估值回到理性区间,机构反而更愿意出手。红杉、高瓴、GGV在2023年Q4的出手频次环比提升47%,其中**SaaS、跨境服务、AIGC应用**占七成份额。
---一级市场钱流向了哪里?
1. AIGC应用层:从“技术炫技”到“场景落地”
2023年大模型融资超200亿元,2024年机构更关心“谁能把大模型装进具体工作流”。
- **营销内容生成**:Copy.ai、Jasper的ARR增速仍保持200%+,国内对标「句子互动」刚完成B轮。
- **代码辅助**:GitHub Copilot企业版续费率92%,国内「CodeFuse」已接入蚂蚁生态。
- **电商设计**:阿里“鹿班”日均生成海报800万张,第三方SaaS「妙鸭」月活破500万。
自问自答:为什么机构不再只看参数规模?
答:因为**客户愿意为节省的人力成本买单**,而不是为技术买单。
2. 跨境DTC:供应链红利+流量洼地双重叠加
Shein的估值回调并未吓退资本,反而让投资人看到**可复制路径**。
- **区域差异化**:中东轻奢电商「Jumlaty」用本地仓+COD(货到付款)把退货率压到8%,远低于行业25%。
- **品类纵深**:家居垂类「Homary」2023年营收4.3亿美元,靠大件物流解决方案建立壁垒。
- **合规服务**:欧洲VAT代扣代缴SaaS「Taxually」ARR三年复合增长140%,隐性刚需。
自问自答:流量成本上升怎么办?
答:**把广告费变成供应链投资**,例如前置仓、柔性工厂,让履约时效成为复购触发器。

3. 产业互联网:从“连接”到“控制”
消费互联网讲“规模”,产业互联网讲**深度**。
典型案例:
- 「百布」用AI对坯布做质检,次品率下降3个百分点,一年帮下游节省1.2亿元。
- 「锐锢商城」在MRO(工业辅料)领域自建区域仓,将交付周期从7天缩短到24小时,毛利率提升8%。
自问自答:投资人如何验证产业互联网的壁垒?
答:看**客户替换成本**——是否嵌入ERP、是否绑定产能、是否共享数据。
二级市场估值修复的三条暗线
1. 回购潮:现金流自证的信号
2023年腾讯回购494亿港元,美团回购超20亿美元,**回购金额/自由现金流>30%**的公司,后续半年跑赢恒科指数概率达68%。
2. 盈利拐点:从PS到PE的切换
拼多多TEMU业务2024年Q1首次实现Non-GAAP盈利,估值模型立刻从“市销率”切到“市盈率”,带动板块情绪。
3. 政策底:游戏版号常态化+平台经济“绿灯”案例
2023年12月《网络游戏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稿引发暴跌,但2024年2月版号发放数量创历史新高,**政策预期差**带来估值修复空间。
---个人投资者如何上车?
一级市场:跟投产业基金
通过**政府引导基金**或**CVC(企业战投)**的二手份额,降低门槛。例如,长三角数字经济母基金2024年开放5亿元二手份额,起投金额降至100万元。
二级市场:用“期权+ETF”对冲波动
买入**恒生科技指数ETF(513180)**同时卖出轻度虚值认购期权,年化增强收益可达8%-12%。
一级半市场:关注老股转让
字节跳动、小红书等老股近期折价10%-15%成交,**流动性折价**提供安全边际。
---风险提示:别忽视的三只灰犀牛
- 地缘政治:TikTok在美听证会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波及所有出海应用。
- 利率周期:若美联储推迟降息,高估值SaaS将再次杀估值。
- 数据合规:《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》2024年Q3正式执法,跨境服务商需预留合规成本。
自问自答:普通投资者如何对冲?
答:用**“核心仓位+卫星仓位”**策略,核心仓位选盈利确定的龙头,卫星仓位用期权做事件驱动。
评论列表